• 4

關於跳高的訓練

每個人都有自身肌肉跟天賦的上限
所以練的確不一定有用

十幾歲的時候我是練"墊腳"
也不知道是剛好在發育或是真有用
反正我是從助跑跳摸不到板進步到原地可雙手打板
若是助跑單手可過框至手肘
我173

就照三餐墊....一次一百次為單位
因為沒真的跳起來
也比較不傷膝蓋


不過這種練出來的好像退化的滿快的
現在36了
雖然一直持續有打球
但是就只能摸到板了

C.J.H. wrote:
你這是協調性的問題,...(恕刪)


這..很多人看到我打籃球都說我不會"正確"的用力去跳,有朋友建議我去練跳繩,這有用嗎?

手腳協調是類似這個影片嗎 連結 大約兩分鐘這邊

不好意思請教了..


anderson01 wrote:
繼續練練看,以你的生...(恕刪)


小弟最近幾年才開始打球,大概有兩年了吧,不過說打球時不常用力跳倒是真的,也不知道怎麼樣用力跳才能把腳的力量全部送上來..比目魚肌要怎麼訓練?繼續做air alert嗎

apple32186 wrote:
這..很多人看到我打...(恕刪)




跳繩就是同air alert 雙腳墊腳尖跳嚕



比目魚肌就是air alert 中的單腳提踵



還是一句話,先從增強式訓練開始



找個穩固的平台


跳上去,然後跳下後(落地)立馬奮力跳起


多做幾次/循環…就夠你受的


先讓你的肌肉去記憶跳躍動作先
提供個人訓練建議,僅供參考...

小弟目前34y 183/76 重拾彈跳訓練斷斷續續約已快3年

在工作、生活、家庭、小孩...等情況下,很難能有時間能專心自主訓練

頂多一個禮拜只有1或2天的時間出來運動打個球!!

廢話結束...

*********

有此一說 小腿練彈跳 大腿練爆發力

小腿的練法...

跳繩...一組200下...一般都跳5組

提踵(手提約15kg啞鈴)...一組10下...左右單腳各20組

效果呢??...個人覺得So...So...!!

*********

大腿的練法...

練過很多...起立蹲下200下、跳高台100下、跳下又跳上100下、分腿蹲跳共50下左右

差不多在Youtube看過的我都試過...但效果都普普...所以...聽說"重訓"較快

故現在主要是練"蹲舉",工具是"史密斯機"...(免費的故器材少.且有時間身份限制.不是想練去就有)

先前都用50kg...一組10下...共5組...平均一個禮拜去蹲一次

大概都會"鐵腿"2~3天左右...重點是個人覺得效果還是"不顯著"

可能次數太少、訓練間隔太長!!

後來改蹲80~90kg...但只能一組3下,第4.5下撐不太下去...共蹲16.17組

大概也都會"鐵腿"2~3天左右

效果呢??或許之前有先蹲50kg...現在特別是跳起搶籃板時,有感覺跳得比較快,甚至有在空中的感覺!!

曾有隊友說我搶籃板手都在籃框上,我個人是覺得沒那麼誇張啦!!

對了...開始訓練前垂直跳約50~60cm...目前約65~75cm左右

測量垂直跳高度是以站定手伸直的高度(約230cm)再測量起跳後高度(約310cm)超過標準框一點點

*********

上半身就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居多...可以的話會做"硬舉"

*********

上述可不是一次做完,沒時間的話會挑個大肌群訓練來做,盡量做到全身訓練,能做多少算多少!!

在我這個年紀(34y)還有想灌籃的夢想(N年前曾扣進過幾次)

我知道打球彈性不是全部(MJ也醬講)...30好幾了...若能再灌個籃,即便在球場上傷退...也真覺得夠了~

這是男人的堅持!!

*********

Finally...彈性這種東西,相信它是有極限的,且每個人都不同!!

個人覺得天份也就是先天條件最重要,就像黑人不用怎麼練,就能飛來飛去的...

再來就是後天的努力,我個人應屬於後天努力型的,但先天條件似乎太差...嘆!!

徒手能練的我幾乎都練過,但可不是三分鐘練法喔!!

*********

報告完畢...自主訓練這檔事不是文字可以盡墨,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教

畢竟...說說、看看誰都嘛會!!

希望能有在彈跳訓練上有實戰經驗者來分享...

supine68 wrote:
提供個人訓練建議,僅...(恕刪)

兄台請保重...千萬別受傷啊...
anderson01 wrote:
"打籃球不是只有跳得高就好"喬神曾這麼說。
我知道版大可能有夢想"灌籃"才會想練跳高一點
但這可能也要看天份的
一直重訓是沒有用的,重訓也頂多能讓你跳得更快
不能讓你跳得更高,再高也會有瓶頸的。
如果真的為了打籃球,那我建議你練習跑籃(全場)和跳投
盡全力去跑、盡全力去跳
到氣力放盡。
如此,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協調性能配合持球的你,身體結構(生理條件)也會適合籃球運動。
當然重量訓練一樣不可少,只是不能只著重於同一個肌群訓練...
一直做重量對球技是沒有助益的,有也只是跳得比別人高一點,但人家作個假動作就可以克服掉了...
另外如果跟不認識的打,還怕被伸腳....
所以何不把做重量練跳高的時間用在球技磨練上?

年輕的時候為了灌籃的夢想也是一股腦兒的作重量,什麼深蹲什麼蛙跳什麼的都來,當然目標是有勉強達成(補籃扣進)(我178cm)但現在我也才不過38歲而己膝蓋己經不適合籃球運動了,比起當年一起打球的死黨們
我是身體狀況最不好的。

我以過來人的身份奉勸你,當時我的方向錯了
供你參考。


認同!
小弟我以前也是練青蛙跳、蹲跳‧‧‧等,
肌力確實有增強,但是很傷膝蓋,
我的右膝蓋在蹲下、站起時已經會發出些許的聲音,
我只是喜歡打球,我希望還能帶著健康的狀況持續打球,
也理解到彈跳力不是籃球的全部,
所以停止這樣的行為。

01上也有網友分享受傷的例子,
也都讓我獲益良多,
不然我如果繼續操我的膝蓋,
我怕之後已經不是能不能打球的問題了。
以上回覆的大大們真的是講出了目前30幾歲這輩人的心境,從一開始年輕只想用體能贏過別人到歷經體能衰弱受過了大大小小的傷之後,才發現到籃球的精隨不是在一個帥氣的灌籃就可以代表的.
說真的,如果可以灌籃;誰會想只用個普通的上籃呢? 但是隨著年紀的增加,心理就開始催眠自己一樣都是兩分,輕輕鬆鬆的兩分幹麻要用這麼浪費體力的方式來拿分呢!!我想跟大家提醒的就是保持自己的籃球魂,多保重自己的身體.祝大家都可以繼續馳騁在籃球場上,健康的打球
anderson01 wrote:
年輕的時候為了灌籃的夢想也是一股腦兒的作重量,什麼深蹲什麼蛙跳什麼的都來


唉...
回想我也是如此阿,
跳40公分的膝蓋可以用一輩子,
跳80公分的膝蓋只能用20年,
還真不划算...
現在沒有護膝,我根本不敢打球,連跑步都不敢。
萬一膝蓋痛起來,又得休息好久了...

若樓主真要練彈性,除了重量訓練外,還要練「跳」。
就是一直重複跳,加強跳躍時的身體協調性。
提醒樓主,做好充分的熱身,以及戴個護膝(髕骨加壓帶)保護一下。
跳的高應該是發育期結束就決定了(常在球場看到一些高中生突然變得跳很高),之後的訓練大該只能加個10公分吧,不過,這是個人淺見。
自己則是高中時曾用同學建議的方式訓練,就是在一張椅子(高約50CM)上雙腳跳上跳下,跳到
人都站不起來才休息,持續練了好幾個月,可是好像效果不大,但是跳的速度好像有變快,
而且跳第二次也比較快。其實我覺得跳的高不如跳得快,櫻木花道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離上次自己測試彈跳高度(2個月前)

又多了大約5cm...

好高興....呵!!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