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TPBL 的門面:林書豪宣布結束15 年球員生涯

mykukoc wrote:
兩聯盟合作或合併是趨...(恕刪)


TPBL 另一個神兵:Landers Nolley II (努利)殺翻台盟!

41、44、30,這是在打電玩嗎? 場均 38 分、6 籃板、7 助攻。

現年 24 歲的 Nolley 來自美國,大學打過 3 所學校,分別是 Virginia Tech、Memphis 和 Cincinnati,參加 2023 年選秀但落選。Nolley 曾被鵜鶘簽下,但被季前 waived,後來打發展聯盟。

2024 年就轉往海外,去過委內瑞拉和希臘,在近日被攻城獅簽下。

Landers Nolley 的大學表現是 2× First-team All-AAC (2021, 2023),是名傑出的大學球員。

2023 年的瓊斯盃,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 Irvine Anteaters men's basketball team) 曾來台,稱霸瓊斯盃,當時的 Pierre Crockrell II 獲選大會 MVP。Landers Nolley 在大學的成就還比 Pierre Crockrell II 高。
mykukoc wrote:
兩聯盟合作或合併是趨...(恕刪)


合併之前,我想給 TPBL 球團老闆一些促進聯賽水平的建言。

第一步,就是殘忍的減隊。第二項重大的改革,就是成立屬於台灣籃壇的新創舉,成立職籃的二軍發展聯盟。

以地域性,新北市有兩支球隊是很怪的,但刪掉了哪一隊,又不能莫名其妙的處理,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勸某一隊換地方經營。

以實力來看,中信和攻城獅處於後段班,要淘汰哪一支,也不能毫無章法,因此,將特攻與攻程獅合併,是一項值得深思的考量。一來,可以解決新北有兩隊的情況。二來又可以達到減隊的期望。

再來,就是發展聯盟的構想與執行細節。

中華職棒一開始也是缺乏二軍系統,漸漸地,職棒發展成熟,人才也從學生棒球隊年年舉才。是的,我們的 UBA 和 HBL 也能年年幫職籃提供後起之秀,但他們需要的是舞台。

也許,會有人覺得目前的 TPBL 的新人連職業的水準也沒有。沒錯,但他們也需有有舞台可磨練。綜觀 TPBL 的比賽,洋將主宰比賽勝負,年輕的小將除少數突出的,幾乎上不了。有些給他們機會上場的球隊,在我看來,就是揠苗助長。

既然,只有那七、八個本土球員在打,養一群無球可打的年輕人,又怎能期望他們突然上場,就能立即有表現?

期盼各大球團能正視發展籃球人才的策略,贏,不要只贏一時,還要求長遠。

正隊一軍可排在假日晚上,過中午的午間時段,可以讓二隊之間的交流,幫助他們成長,更快速養成、熟悉球隊的戰術。

不要再拖延了,未來的高中、大學的球員們,也需要舞台。況且,一軍的,倘若有懶散的,就降二軍,讓他們有所警剔。
mykukoc wrote:
兩聯盟合作或合併是趨...(恕刪)


籃球/台雙職籃重啟合作10隊有共識
2025-07-17 00:00 聯合報/ 記者劉肇育/台北報導

國內雙職籃聯盟TPBL、PLG昨天進行首次合作協商實體會議,並由TPBL會長莊瑞雄負責主持,兩聯盟十支球隊也達成於新賽季合作共識,並已有過半球隊繳交合作意向書,新賽季除了進行聯合選秀外,也將共同進行例行賽、季後賽等賽事,形成合作不合併的詭異局面。

(手牽手,但各走各的?)

國內雙職籃聯盟去年季後在國王董事長王文祥登高一呼下,決定朝合併目標進行協商,不過最終在雙方對賽制與外籍生選秀有不同意見下,包括富邦勇士、領航猿與鋼鐵人決定退出,獵鷹則跳槽到PLG,剩餘七支球隊包括國王、夢想家、攻城獅、中信特攻、雲豹、戰神、海神則是組成新聯盟TPBL,宣告合併正式破局。

(賽制與外籍生選秀,這有什麼難解決的?)

合併失敗後,過去一年雙聯盟面臨人氣下滑的考驗,尤其僅剩四隊的PLG,在鋼鐵人季後已是名存實亡的情況下,兩聯盟也再度重啟合作協商,包括PLG副會長陳建州、TPBL聯盟高層昨天在各球團授權下,參與由莊瑞雄主持的首次協商會議。

(莊瑞雄懂籃球嗎??)歐

據了解,兩聯盟在先合作不合併的情況下,聯合選秀與一起舉行賽季幾乎已成定局,也計畫推派人員組成共事小組討論相關賽程、賽制,但雙聯盟目前在洋將人數、薪資上限,甚至是外籍球員身份認定,可能無法採取單一標準的情況下,恐形成雙制度並行的詭異局面,是否影響到球隊間的公平競爭也成為隱憂。

(重點來了,規則,公平競爭能不能做到? 誰做弊,誰在用錢搞死籃球?)

就跟政大被姜豐年玩到爽之後,台灣職籃王文祥也玩得很開心,這是我們要的職籃嗎?球員超爽的啊!口袋滿滿,有什麼不好?
歹戲拖棚
在島內自嗨
出了國際就被打爆
整體籃球實力不進反退
只能靠洋將跟歸化
那幹嘛不看NBA就好
scopin5200 wrote:
歹戲拖棚
在島內自嗨
出了國際就被打爆
整體籃球實力不進反退
只能靠洋將跟歸化
那幹嘛不看NBA就好


這故事中,有錢人覺得用錢玩籃球很有趣,而籃球員領錢也開心的配合。

對這些有錢人來說國際賽算是什麼玩意?

台灣兩個聯盟號稱職籃有 10 隊,能入選正隊 12 人的有哪些?

去大陸 CBA 的陳盈駿、林庭謙、劉錚、林秉聖就佔掉 4 個名額再加上歸化入籍的高先生和賀家兄弟也佔到 3 個名額。純本土的精英就只剩下了 5 個名額。

5 個,從 10 隊去找,很難嗎?阿巴西、胡瓏貿和盧峻翔夠格吧?剩 2 個。

馬健豪,再差一個。

台灣職籃有 10 隊,在未來的國家一隊,只搶 5 個名額。
mykukoc wrote:
這故事中,有錢人覺得用錢玩籃球很有趣,而籃球員領錢也開心的配合。


TPBL 的野心:TPBL稱 PLG 破壞合作互信

今年休賽季期間,國內雙職籃聯盟TPBL與PLG針對未來兩年全賽季的合作展開多次正式與非正式的協商與溝通,雙方逐步建立互信,並朝「先合作、再合併」的正面方向發展,不過在近日卻傳出PLG將招攬第四隊加入後,TPBL也在今天發出聲明,強調PLG已破壞雙方互信,將不再採取「先合作、再合併」的階段性合作模式,而將以兩聯盟合併進行討論。

希望這 「TPBL也在今天發出聲明」 能指出是誰 ?

TPBL聯盟指出,在雙方展開討論前,PLG曾明確承諾「若兩聯盟進行合作,將不會尋求成立第四支球隊。」惟雙方對於新賽季方向包含聯合選秀細節、賽季賽程規劃等,已達成初步共識之際,PLG方卻仍積極且主動接洽潛在新隊伍,尋求成立第四支球隊之可能,此舉已破壞雙方合作信任與尊重。

誰知道:「PLG曾明確承諾「若兩聯盟進行合作,將不會尋求成立第四支球隊。」」

這裡的 PLG曾明確承諾,PLG 指的又是誰?

我討厭這種放話,到底是誰講的話,「2025-07-25 15:25 聯合報/ 記者劉肇育/即時報導」 卻沒有署名。
隔壁職棒越來越火
票房越來越好
台籃再不整合
就會逐漸式微
scopin5200 wrote:
隔壁職棒越來越火
票房越來越好
台籃再不整合
就會逐漸式微


職棒比職籃更燒錢,那是因為三級棒球跟成人的國家的成績,讓球團與球迷們撐住了。

我們的三級籃球賽能看嗎?U15、U17、U19 全部都無法走出去,怎能期望有多厲害的選手、活水幫助台灣?

目前的 T 或 P 職籃美其名為台灣職籃,都靠洋將水準在比高下,怎會有願景?這些財團的富家公子哥,到底在玩什麼? 兩個字「面子」,拿台灣籃壇冠軍來爽而已,就跟政治大學玩死 UBA 一樣。
mykukoc wrote:
TPBL 的選秀:只選 8 個!年輕人看得到未來嗎?


TPBL 的選秀:只選 8 個!年輕人看得到未來嗎?

8人中選!劉丞勳成為新科狀元 選秀結果看這裡(〔記者盧養宣/台北報導〕

TPBL新人選秀會今登場,本屆一共27名球員通過資格審查,最後僅8人中選,握有狀元籤的新竹攻城獅指名健行科大前鋒劉丞勳,這位UBA歷史得分王正式成為新科狀元。

第一輪

攻城獅:劉丞勳
特攻:曾信武
雲豹:徐宏瑋
戰神:謝銘駿
夢想家:放棄指名
海神:廖偉皓
國王:喬納森

第二輪

攻城獅:放棄指名
特攻:放棄指名
雲豹:放棄指名
戰神:魏芃禾
海神:放棄指名
國王:熊祥泰

知道各球團沒意願挑選新人之後,我就認定為台灣籃壇再不改革,就等著年輕球員慢性的放棄籃球,另尋出路。

目前的 7 支球隊當中,有多少戰力外的台籃青年,在我看來球團早放棄他們了。光是內部的競爭,恐同怕很多板凳球員早早就忘了怎麼打球。Why ?

因為,(1)戰績取向,讓一堆來來去去的洋將在球場上玩起了 2 打 2 。(我很想打髒話,只敢在心裡罵。)

再者,上不了場的,(2)更殘忍的說,實力本就如此而已,上去打,也只是降低了你命中率。

我們台灣職籃的養成機制出了問題。

一些退役球員常在自己的社群媒體和頻道上,批判年輕球員。我試問:「孰令致之?」這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多少養家糊口的籃球員在講,「沒有錢,怎會有動力拼?」問題是,本土大咖球員球員漲很大,還是輸給了一票在國外跑龍套的流浪漢,我就問台籃怎可能進步?

台灣職籃的老闆付錢給年薪很高的本土球員,然後,年薪很高的本土球員乖乖聽話的餵球給在國外跑龍套的流浪漢。

這就是台籃的困境!

我多希望各隊的本土看版球員要有擔當啊!你領那麼多,表現出可能連自家板凳都在笑的水準,最後,球丟給洋將,這是哪門子的「職籃」?拜託各老闆們(富二代),看勝負的同時,看看台灣籃球正在沉淪,而不是興起?

選秀,本質上就是要養成,結果,各球團當即戰力在挑,年輕人看得到未來嗎?
TPBL/牽著妻兒的手 林書豪宣布結束15年球員(2025-08-31 08:19 聯合報/ 記者
曾思儒/即時報導)

剛過37歲生日的「哈佛小子」林書豪,今天透過社群宣布結束15年職業生涯,他形容是「這輩子最難的決定」,但影片中尾聲是他和妻子牽著兒子的手的背影,林書豪也寫下「這是一段我非常不想結束的旅程,但我知道是時候了」。

林書豪透過中英文夾雜的文字和球迷道別,影片則是穿插從學生時期到職業生涯的特別片段,包括最知名的「林來瘋」時期,以及今年幫助新北國王奪下TPBL冠軍並榮獲總冠軍賽MVP的畫面;影片旁白不只有林書豪的聲音,而是林書豪父母和弟弟一同錄製,最後由林書緯祝福哥哥「退休快樂」。

林書豪退休後,TPBL 需要一個新的門面,而各隊的實力也會達到了平衡。

這 TPBL 新門面,我覺得有 3 個選擇,第 1 位是中新特攻的阿巴西,其次是夢想家的馬建豪,最後是台新戰神的雷蒙恩。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