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SBL 職業化真的不可能嗎?


kennykc wrote:
為什麼人一老常常都...(恕刪)

沒當過xxx,有什麼資格說xxx....
直接放大絕還討論個屁阿

中職以經夠差了,藍球更是爛到谷底,還態度勒
如果門票真的不夠付水電費,還想職業化真的很腦殘
我也40幾歲啊 但我不會賣老
我永遠記得元年以“酷斃啦”口號為諧音取Cu-Bi-La
我看過宏國象電波
大戰裕隆恐龍漢尼伯
也欣賞幸福豹 杜威的背後運球

因為經濟規模不夠
所以我們就放棄?

還是因為規模不夠
我們應該發展屬於適合的小額職籃?

當局者的一念之間
往往就決定了球迷是期待還是失望

談一下中華職棒
近年來 公認發展最好的球隊(戰績與票房)
反而是資本額最低的桃猿
而且母體的資本額差了10倍以上?

職棒可以延續
職籃沒道理辦不下去

以上淺見

黃金高粱 wrote:
沒當過xxx,有什...(恕刪)

雖說政治風向不對。。逢中必反,也只是暫時的吧!
認識一個老國手,他曾跟新浪的老闆聊到如果有機會再回去,那個大老闆說:錢小事,不要打不出明堂又被被弄臭掉

閒話家常。。別太認真。。只希望接下來有天份的孩子能靠籃球吃飯
只能說大環境所為,現在家長都要求孩子當工程師,律師,醫生.....
我對於那些從小練球打到sbl的人深感佩服,在這樣的小市場下
不要講什麼門票營收,隊伍就那幾隻,台灣能提供給籃球人的名額就這麼少,
要怎麼讓家長們放心的叫孩子拼命練球呢
在2300萬人居住的地方,半職業化籃球隊的名額不到200人
這些人已是萬中選一..
有人罵他們態度不佳,但作為這個國家的人民或是政府,又有提供給他們
該有的環境以及舞台嗎?

真的幫不了你 wrote:
我也40幾歲啊 ...(恕刪)


其實SBL就是你口中小額的職籃啊,
(但SBL很識趣的會說他們不是職業聯賽)

他們一直在努力啊,心態我覺得也沒問題(各母企業長年在SBL也投入許久了),
SBL到現在還打的起來,我相信也是努力經營的結果,

但無法昇華擴展成一個正式的職業體系,我認為,說穿了還是收入不夠讓球團們有信心再做大,

我希望我能稍微懂你所說的心態,只是我不清楚你指的是球迷或是球團?
...我覺得眼下,球迷的心態反而重要,
但,球迷的心態建立在球場上帶給球迷的能量有多少,這點...我不好說,
畢竟SBL尚無法吸引我的注意..(不過,亞運之後..我倒是有幾個關注的對象了)

我不會去說球員不夠努力或是球隊不夠認真,畢竟SBL一個還在進行的成果就擺在那,
能不能再長大不曉得,但短時間也太可能腰折,
怎麼帶來新的觀眾投入..這點我認為是關鍵~~ (我不認為老球迷們會有多捧場了...)

職業籃球聯盟就算了,
職業籃球隊倒是有一隻-寶島夢想家,
雖然那支職業籃球隊的薪水好像沒比SBL好...
kdogg0916 wrote:
組隊到對岸的聯盟一起打就有市場了,棒球也是,可惜以現在政府逢中必反的態度,應該是不會實現.(恕刪)



會好看。但是政治因素太重。很難。

真的幫不了你 wrote:
說市場小? 職棒也打了28年沒倒
SBL 職業化真的不可能嗎?
還是只是心態的問題?


SBL有選秀、有簽約金、球員獨立談薪、有賽季、有收門票、還有外籍球員,其實本質上就是職業聯盟。
只是...
水準不高、觀眾參與度低、市場胃納小,轉播也沒什麼人看,現在聯盟裡有些公營及半公營的甲組球隊參與,因此無法全面職業化,只能算"準"職業。
如果拿掉公營色彩球隊,那就剩四支球隊自己玩,能玩出什麼鳥? 恐怕不是你說的用"態度"就能克服。

賠大錢的事情誰願意做? 樓主願意的話樓主來做好了,若不願養球隊,那可以包票,每場包個一千張炒熱點氣氛。
不過就算你包了一千張送票,恐怕都沒這麼多人去看,因為"看",也是要花時間的,樓主要再花點錢,請拿到票的人出席。

發起議題就要成為被攻擊的對象
難道是民主素養?
賠不賠錢自然有企業去評估

職棒市場也不大 但還是搞了28年沒倒
職籃沒道理搞不定

我所說的心態與態度
是"努力的方向"

執政當局需要做的 是提供一個政策平台配套措施
然後找到一個優秀的專案領導人去執行

以成立職籃為目標的前提去努力
以上

aronyang wrote:
SBL有選秀、有簽...(恕刪)

真的幫不了你 wrote:
發起議題就要成為被攻擊的對象


攻擊? 就事論事就變成攻擊? 別鬧了。

跟你說職業運動跟"態度"一點關係也沒有,不是有"態度"就搞得起來的,職業,就是要能賺錢才能生存。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