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家還是認為,離框越近,越容易命中。
漸漸的,強力中鋒出現,
大衛羅賓遜、歐拉朱萬、歐尼爾,一對一守不住,只能靠協防包夾,
於是安排外圍射手來因應包夾的困境。
當時還有另一個規則修改,,
官方認為侵略性防守縮減了得分,使NBA的票房收視下滑(明明就是喬丹退休的關係),
所以拉近了三分線,導致大家開始大玩三分球,
後來喬丹復出也投三分球,1995-1997年喬丹三分線命中率是40.4%。
因為三分球太多了,所以三分線又被拉遠了。
但從此開始,三分球開始被重視。
那麼,魔獸能力也很強,為什麼現在的中鋒都很不明星?
因為防守強度仍高,三分線已改了又改,但官方還想拉高得分,增加比賽精采度,怎麼辦?
hand check被禁止了。
這導致球員更容易切入,但中鋒仍受包夾所苦。
且聯盟對球員越來越保護(球員年薪越來越貴,當然要保護資產),
所以摸毛哨、假摔、買犯規越來越多,
這些對何種球員較有利?當然是能運球突破的球員。
柯瑞跟上了潮流,或者說走在時代尖端,
他有運球突破+超長程的火炮威力,
這也讓其他球員發現,原來籃球也能這樣打?
於是大個子球員也練起三分球,導致現在的局面。
連馬刺老教頭波波都說他討厭三分球,卻不得不設計很多三分球的戰術,
連禁區大將艾德里奇都能投三分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