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好的那些卻對某些人來說不太好
第一,和自己原本的投籃姿勢差很多
第二,為了想追求標準動作,一下子把目標要求太高
第三,本身的身體協調性不夠
從第一點說起
有的人習慣用兩手一起投或是將球整個抬到頭頂後再投出,甚至因力量太大習慣了用推鉛球的方式投籃等
這些特別的姿勢確實不容易投進,因為籃框比自己身高高很多,比較容易進球的方式其實要有拋物線的弧度,太平的投球不容易進
再來就是兩手一起投會容易因為慣用手力量大小導致出手力道不同而產生偏移
左手大力就往右偏,因此要能控制兩手力道差不多,也是頗有難度
最後就是不少人將球高舉到頭頂後再投出,為了追求拋物線,導致每次高舉過頭的角度都不同,當然不容易進球
公認最佳投籃方式就是單手托球用另一隻手輔助,舉到頭頂上方剛好能看到兩隻手間的空間處,靠單手手腕將球投出
距離籃框兩公尺左右的距離後則要配合腳的動作,因為手的力量不夠了
而第二點就是如同你所說
平常很少打球的人,突然想投藍,還想投很多球進,基本上是不可能
因為這麼容易的話,大家早就都成籃球高手囉
那這樣苦練半天的那些籃球選手和藍球隊員不就要吐血
還好這世界是公平的
自己用多少時間去練習,獲得的成果就會有多少
當然極少數人有天分,練習不用太多次就能達到相當的水準
但是想成為真正的高手
光有天分還不夠
苦練後的穩定性才是決定比賽輸贏的重要因素
一般沒有練習過的人通常投十球都在進四球或以下
稍微有再打球的人大概是四到六球
國高中的籃球隊選手要在六到七球為標準
大學以後則以七球以上為標準
而且是每天練球隨時保持手感
才能維持高命中率
第三點就是更重要的協調性
很多人常有健身運動的習慣,但多數偏向於某方面
很少有人運動或健身是做全方位的練習
造成自己習慣性某個手或上半身還是下半身比較靈活有力而導致其他部位就顯得笨拙
你可以試試看先從跳繩開始
雖然跳繩只有單方面的跳起來
不過要配合手的轉動和腳的跳躍等
適合初學者做協調性練習
通常籃球隊則是以運球練習或是運球上籃等動作來增加身體協調度
以上這些讓各位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