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91007 wrote:
(恕刪)...鞋廠對於這種"叛將"多半不會全心投入歸為主力行銷對象...(恕刪)
個人對這點並不認同耶~ 再怎麼說Kobe都是Nike在他adidas約滿到期後隆重迎來的,
要把Kobe視為"叛將"的也是被人挖角成功的adidas, 再怎麼樣都不應是搶人的Nike,
再者, 更早以前Nike老早就有搶Kobe的意向了,
在adidas KB8 2 & KB8 3之間, 即1999年的時候據傳Kobe將與adidas解約,
Nike為了拉攏他而做了這雙FP1 Kobe PE sample出來, 相較市售版多了Kobe的背號跟名字,
有點資歷的鞋迷應該都見過紫色太空鞋Flightposite 1 Kobe PE sample的照片,
只不過當時後來Kobe並沒有與adidas解約而延後了跟Nike的緣份,
Nike也把這雙sample(只有US9 & 14)回收, 部分sample流出變成鞋迷間的收藏珍品,
另外Kobe在Nike的第一雙個人簽名鞋本來應該是Huarache 2K4才對,
記得最早niketalk網站流出的間諜照片, 鞋後跟外側TPU上是他的背號8號而非huarache標誌,
(當時被網友譏為是8號撞球, 不過年代有點久遠, 找不到那張照片了.......)
真正讓Nike延遲推出Kobe簽名款的主因是2003年暑假時發生的性侵疑雲,
而要說Nike沒把Kobe放在球鞋行銷主力, 這一定是有哪裡誤會了??

即使傷到了阿基里斯腱後, Nike的主力球鞋包裝與行銷文案都還是主打LeBron + Kobe + KD三位,
且每年都有各自的聖誕節款配色, 要說這不是主力請問還有誰算得上是主力?

連同掛Jordan Brand飛人牌, 今年已經各自出到第12 & 10代簽名鞋的Melo & CP3都沒這待遇耶~
回到前面討論的Kobe的鞋子都沒啥太大變化的部份, 個人的解讀是"這是Kobe本人的喜好&需求",
從Huarache 2K4開始, Kobe所有的Nike簽名鞋款均無強調強大反彈力的技術與腳感,
並且沒有使用過反彈力評價非常出色但彎曲性較差的全腳掌zoom air, 均使用前後分離的zoom,
在前掌有採用zoom air的款式, 均刻意減薄中底, 甚至是zoom air本身的厚度,
來達到快速反應、降低延遲的目的 (許多基本8mm厚度甚至以上的zoom皆被抱怨過稍有延遲問題),
而從ZK4開始導入低筒籃球鞋的概念, 甚至8代以後中底(內嵌式鞋墊)厚度整個又再大幅減薄,
以及Flywire、Engineered Mesh、Flyknit鞋面的導入更在提升了包覆性的同時,
兼顧了輕量化、透氣性與舒適性, 以上所有的設計與技術採用都在傳達一個訊息,
就是寧願犧牲避震、腳踝支撐, 來換取更佳的靈活性、貼地反應與輕量化,
所以在鞋子外觀的設計上自然就容易被這些框架所侷限住,
像Kobe這種超大牌的球星自然有影響力可以干涉代言球鞋設計到這種程度,
本來買球星鞋子的人主要就是買一個球星本人所傳達出的精神、價值與對他的認同,
至於適不適合自己又是另一回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