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亞洲盃過了,瓊斯盃來了,台灣籃運的問題倒底在哪裡?

所以,
你可以開始看看許晉哲的樸園隊,
他的球員有沒有幾個不是平頭?
再看看他挑中華隊球員的標準,
凡事總有改變的可能,
還是要有開放的心去看見...
籃球的問題就是

亞洲的藍球再怎麼練

去到世界還是陪公子練球的命

而且大家覺得米國強 但說真的 是米國強還是黑人強

米國就是各人種的熔爐 臺灣如果比照 也不會差阿

至於現階段 打籃球 就是打身體健康的

Running Karma wrote:
台灣球員最大的問題跟...(恕刪)


很認同您所說的,
我們都了解體能是一切運動的基本,
但能不能更上層樓,自我精進,就是個分水嶺。

櫻木花道跳的高跑的快也是要學確實的卡位才有籃板,
要練投籃才能有威脅。

說真的一直以來覺得台灣球員有"懼高症",
遇到長人球隊心裡先輸一半,

這種心理建設,跟對抗的意志,
要靠平時建立跟培養。
這次有Q.Davis作為表率帶領大家,
但沒Q.Davis時大家能不能有信心跟能力去對抗比自己高大的球員,
球員本身如何突破這層心理障礙,
也還需要教練群的幫忙跟自我的努力吧!!









瑪爾Gy wrote:
以目前台灣來說,不缺...(恕刪)

籃球觀念、教育、訓練真的是很大的問題。但是卻也是難以改變。觀念限制了思想,思想限制了行動。如果觀念沒有突破,訓練的方向跟方法就會是錯的,就只會在某一個觀念的層次裏打轉。

(恕刪)


非常認同您這句話,所以才會覺得若有個好的訓練(教育)體系,
會讓更多有才能的人發光發熱。

而先進提到的無能的人能當教練的說法,
在於要先提昇整體的基本素養。

個人想到的是如同九年國民教育,提升國民基本學識一樣。
但如何訂定正確的教本,(如您所說的走美式)
又不能流于皮毛而不見精隨,可能還有賴你我及更多人士的努力與投入。

更重要的就是您提到的"思考",教練要思考,球員本身也要懂得思考。
想要更進步,如何才能更進步吧!

=============================================

話說會提出這個話題,主要是在本版看到一篇_"(台北)洲美籃球訓練"
裡面提到的課表規劃,然後上網查,才看到一些相關資訊,
已一個單純籃球愛好者(非體育相關學系),還真沒聽過馬克操,
也印證您所說的要提升全體的籃球素養這件事。
感謝網路發達資訊流通,只要有人願意分享,可以找到依些增進的知識。

職籃要有解…五年、十年內都要靠大陸…
因為他們的城市隊經營的很好…職業球員在拼年輕本錢也可以安穩過日…相對台灣不足以養職業隊是事實…
如果假以時日…兩岸能拋開敵對…或許就有解…學體育的孩子能更多投入
籃球是個高度絕對優勢的運動
籃球是個肌力絕對優勢的運動
也不是看不起自己國家啦!
亞洲打打真的就差不多了,
越容易上手的運動...
越可怕

有時候覺得看熱鬧的一日球迷

或是最近超流行的寄生獸詞彙

總是說著滿滿一嘴的酸球經

原來古人所說夜郎以管窺天是有來由的!

說著說著怎麼好像有濃濃的酸臭味飄散著

chandler1st wrote:
職籃要有解…五年、十...(恕刪)

台灣市場和人口太小太少,如果能和對岸的CBA合作(拋開兩岸政治問題),
球員也許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和更好的對手和環境。

台灣的現況,要組滿四隻球隊,太勉強了,球賽精彩度不足。
長髮前鋒?...今年SBL有哪位是長髮前鋒?
還是指好幾年沒打SBL的曾文鼎? 聽說現在對岸CBA打

髮膠?又好像是好幾年以前台啤帶起來的風氣
最近幾年有哪隊還在髮膠 or 誇張髮型?
會講這個就讓人懷疑到底這2~3年有沒有看過幾場SBL或是中華隊的比賽...

可以換別的東西來酸嗎?
chienchiati wrote:
田壘.陳信安...那些所謂的球星有用嗎?
台灣飛人???
飛來飛去還不是在台灣原地打轉!
名氣大於實質技術...
起碼這屆的年輕小將.
敢拼夠拼...亞軍.
台灣先天的條件就不如人.
這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盡力就好.


...(恕刪)


陳信安,你酸錯對象了吧,他自我要求很高,他的堅持不是一般打打籃球開心就好,
我記得他小時候打手球成績也不錯,高中打籃球,他很努力,在松山跟裕隆兩邊操,從職籃跟SBL,他自我訓練要求很高,對這種球員,你沒親身體會過這樣長久來的訓練過程,就不應該輕易的酸他。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