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次慶熙大學來台灣友誼賽,打完直接全隊集合關小房間
不久後他們有球員跟翻譯出來跟我們借棍子,當我們跟他們說沒棍子時他們非常驚訝
然後就說不然棒球棒也好,大家一聽嚇死了,趕快進去苦勸,後來才同意改用掃把
當然我也不認為韓國這種或是台灣過去的那種打罵教育是對的
畢竟時代在變教練的教法也一直在變
我自己也帶高中球隊將進10年了
每個教練其實都有自己風格
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沒有哪個教練喜歡罵人的
罵與不罵之間其實都考驗著每個教練
球隊如果一定需要一個人拌黑臉,教練責無旁貸
回想小時後當球員時,努力了三年因為一個錯誤即將錯失機會
那種懊惱不只是對自己,更多的是對你一起努力的好戰友感到愧疚,
這時候你是希望教練和顏悅色的跟你說沒關係你先下來調整一下
還是把你痛罵一頓,然後告訴你:你現在上去,我不管你用什麼方法把剛剛的錯誤給我討回來
然後上場前你的隊友看你被臭罵會走過來拍拍你的肩膀告訴你:走,上去討回來
當球員時我選擇後者,有的時候沒人一棒打醒,會在場上糾結那個失誤,反而更慘
實際上,教練有罵,球員就會更團結,教練不坑聲,球員就會互相指責,怎麼當黑臉是個學問
當然有些球員該罵,有些球員不需要罵,有些球員能罵,有些不能罵
都在考驗每個教練,黃老師雖然兇,可是你看她在場上沒什麼罵孫思堯
不是因為他打很好,而是因為孫球齡短心思嫩致,在罵下去他可能就不會打球了
田教練看起來很兇,但私底下對學生極好,我遇過新榮畢業的過年過節都會回去找她,
也都直接稱呼田教練叫做媽,不允許其他人說田教練的壞話
所以其實不在那個球隊很難去解讀球員跟教練之間的情感
而且很多球員的家庭環境其實都很特殊,有一些球員球隊就是她的全部
甚至他們的心理需求其實有時候真的不是開心打球能夠滿足的
多年前我有個球員身材條件協調性都不錯
就是單親隔代教養個性軟弱沒主見,但脾氣不小,通常心智比較軟弱的球員都容易見笑轉生氣
眼看他身上的刺青越刺越多(爸爸帶去刺的),抽煙喝酒樣樣來,我也憂心忡忡
直到有次比賽他被對方拐子尻到臉,竟然哭出來了,叫了暫停下來他跟我吼說裁判都不吹,不想打了
我直接從他胸口打了一拳,臭罵他一頓,
然後跟他說你胸肌練假的喔,等下上去用你的D罩杯把所有的拐子給我頂回去(注:我帶的是男籃請不要誤會)
再上場後換然一新,這件事情後他對自己的體格開始充滿信心與幹勁,然後後來當了職業軍人這樣
他回來找我時有跟我提過,他說他知道球隊需要他,他說他也不知道怎了就覺得很有目標
在外面鬼混參加陣頭跟人家去討債實在很無趣,慢慢的脫離那種生活後就不會想在回去了
老實說在這件事情上我的做法並不是非常好,我動了手也罵了學生,
但我之前嘴巴都說濫了,一點用都沒有,但是我在罵他的整個過程我雖然很兇都是我完全沒生氣
當了教練之後你才會知道教練很生氣都是裝的啦,拌黑臉而已啦
每天比賽都抓狂一次早中風了!
不知怎了潛水了好多年突然就打了這麼多,這幾天看hbl太有感觸了吧,記起了年輕的歲月跟戰友們
還有,我實在快受不了了,我不要跟土豪哥哥做朋友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