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曾文鼎,你可不可以剪掉你的長髮,專心的做一名稱職中鋒


thit wrote:
十分中肯,留那頭髮還...(恕刪)

我倒是覺得命中率其低的三分球可以不要在投好嗎
對方也沒因為他在投三分就守他的外線
反而籃板都被拿走
籃球就是分工的運動
請做好大前鋒或中鋒的角色
如果曾文鼎不算是稱職中鋒,那麼台灣已經沒有中鋒了(戴維斯不算)。

台灣缺長人,對到中東、中國、歐美等球隊,籃下只有曾文鼎還算扛得住,
當時的外號大房東、天天頂,還有人記得嗎?
對外比賽中,扛起禁區防守、賞對方火鍋,一日球迷們知道嗎?

當時的吳岱豪、田壘條件優異,卻都沒有曾文鼎的禁區防守能力,
現在的李德威有噸位、周柏臣有年輕的肉體,仍不足取代現在的曾文鼎。
籃球打久了,一定身上帶傷,這才是影響球員能力的主因,
中華的新生代,有不少身體素質好的球員,如何能母雞帶小雞,
讓小雞成長茁壯,是中華應該思考的面向。

至於頭髮問題,自己的小看法,
曾文鼎的長髮還不會影響視線,WNBA也很多球員留長髮。
林志傑的頭髮應該就會刺到眼睛。

大家愛之深責之切,
但如果中華贏球,大家就愛台灣愛籃球,
中華輸球,大家就吐口水,
讓我想到牆上有一種草...
hittaku0413 wrote:
如果曾文鼎不算是稱職中鋒,那麼台灣已經沒有中鋒了(戴維斯不算)..(恕刪)

若要論整體能力, 曾文鼎已經是台灣籃球史上最強的中鋒(Davis不算的話)無誤,

場外的事歸場外, 頭髮要怎麼留也是人家的自由,
我不知道這些人所謂場上的態度是什麼???
是不是因為他在場上的打法, 不符合你們心裡的強力中鋒類型?
就如同Pau Gasol老是被批太軟一樣...但你要說他不是一位優秀的中鋒嗎?

若說到強力中鋒, 到目前為止最符合的就是吳岱豪(Davis不算的話)了,
對抗性+爆發力他確實在曾文鼎之上, 又具有優異的協調性, 論技巧的話他也很出色,
還記得當年吳岱豪國三時, 清大楓橋驛站bbs站的籃球板上有一篇介紹這位再興未來之星的文章,
他上高中一看, 那篇文章果然所言不假, 他的身體條件當時也讓美國一些大學流過口水,
只不過他毛燥與衝動的個性大大限制了自己在籃球領域上的進步與發展, 真的可惜了~

也許曾文鼎的身體條件較吳岱豪&田壘稍遜色, 但他的籃球智商與頭腦卻是無庸置疑的,
如果現今中華隊的陣中少了他, 這傷害性絕對遠大於沒有吳岱豪&田壘,


很多人老喜歡貴古賤今, 說實在上一世代的籃球員年輕時的態度也.........
最有名最不愛練球的就是鄭志龍了, 當年他非常有名的就是即使昨晚喝到爛醉,
隔天還是可以打得虎虎生風, 因為他的球感真的是超一流的天才等級,

沒錯當年這些老球員也有年少輕狂的時候, 年紀增長以後也變成熟了,
曾文鼎&吳岱豪確實也比當年成熟了不少, 可惜過早接班導致揠苗助長, 全身已傷痕累累,
這批當年備受期待的球員目前雖邁入顛峰的年紀, 但可能已經打不了多少年了
我想再過幾年他們都退役以後, 又會有一票球迷開始緬懷&抱怨新世代的球員不如他們了吧

lovebean wrote:
若要論整體能力, 曾...(恕刪)


就整體能力來說, 撇除掉戴維斯不說
本土中鋒最強的應該是朱志清

請問本土的話.........

張嗣漢可以算嗎???



少幾個字啊??
monmondad wrote:
就整體能力來說, 撇除掉戴維斯不說
本土中鋒最強的應該是朱志清

朱志清就比較屬於強力型的中鋒, 有power、對抗性強,
低位腳步與得分技巧都非常純熟, 單就低位進攻威脅性來說比曾文鼎強上一截,

曾文鼎的身材偏瘦, 對抗性比較差, 因此走的就是比較技巧派的路線,
可能因此讓人有偏軟的印象, 總覺得剛剛那球幹嘛要死不活的, 怎麼不硬壓進去啊!!

曾文鼎有較高的身高和手長, 而且還有非常不錯的運動能力和協調性,
重點是他具有非常高的籃球智商, 防守與策應的能力在朱志清之上,
所以整體來說, 個人認為曾文鼎比朱志清略勝一籌,
以上純粹個人意見, 勿戰, 歡迎理性討論

lovebean wrote:
朱志清就比較屬於強力...(恕刪)


我的看法有所不同,你所說的防守跟策應能力, 恰恰是我覺得朱志清的強項
朱志清的身高的確是不高, 但是很會利用自己厚實的身板, 以及借助隊友的力量
再加上很純正的中鋒基本動作, 看他打國際賽時就知道, 遇到外籍長人時
雖然進攻上沒有優勢, 但是防守內線時卻很紮實穩固
那時候看他跟黃春雄打內線, 雖然進攻不是很強, 但是很少讓人覺得內防空虛
不像現在這幾個, 漏東漏西, 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本業是啥
現在有了戴維斯, 我看以後台灣這幾位本土中鋒大概會更加不務正業了
monmondad wrote:
我的看法有所不同,你...(恕刪)

也許有點時間了, 我不太記得朱志清有太多策應的傳導說,
多是比較偏向inside-out, 沒有太多上高位的動作, 及成為除控衛外的第二個指揮傳導點等,

不過也有可能跟那個年代中鋒主要崇尚內線對抗的打法有關,
如果用那個時代的角度來看, 現在的中鋒確實要不務正業很多

防守部分, 曾文鼎因為身材太單薄, 沒辦法像朱志清那樣跟對方硬扛,
因此發展成利用自己機動性及手長的優點, 及抓時間差的技巧性方式來防守,
雖然對抗性不比朱志清, 但防守範圍以及臨場判斷能力都比朱志清出色,
說到這又想到吳岱豪, 他完全擁有可以超越朱志清的所有硬體條件, 實在是可惜了~


說到Davis, 這兩年來大家應該都看得很清楚了, 台灣人根本就生不出也練不出這樣子的本土中鋒,
(跟一堆210 cm以上亞洲球員對抗也不居下風的汗草, 以及直接拔起來在人堆頭上灌籃的爆發力)
既然FIBA規則允許歸化, 世界各國也都在積極歸化黑人球員(西班牙都這麼強了也還要歸化Ibaka),
我們的中鋒就讓他們回歸真正適合的4號位置也不是壞事~

lovebean wrote:
還記得當年吳岱豪國三時, 清大楓橋驛站bbs站的籃球板上有一篇介紹這位再興未來之星的文章..(恕刪)


同意。
吳岱豪國三下就被再興挖來練球,他那時能切、能投幾乎算是全能型球員!
可惜當出現在SBL後..似乎已經壞掉了..
小弟也算見識過朱志清、黃春雄跟現在曾跟吳的年代。說真的,當時的中華隊的核心主力環繞在籃球博士跟拼命阿三,還有東方介德或神奇小子的冷箭射投,讓我一直覺得臺灣人就是身材不如人,所以得分或策應都只能由1、2號球員發動,內線球員討不到便宜只有當苦工的形象。
直到曾文鼎在裕隆前七年的表現,(印象中是第八年離國)讓我第一次看到,臺灣會有一個能以中鋒為核心的球隊誕生,並且在SBL第七年(不確定是不是這年?)在隻身對抗其他SBL內線洋將,裕隆全隊純本土下拿到總冠。曾真的是有「本土第一中鋒」的身價吧?記得他離開後,裕隆好像連季後賽都是問題了。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