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 ,球員在巨大的整個籃球機器裏面,只是棋子而已沒有人有那麼強的意志,能夠抵抗整個環境籃球是必須從實戰中成長的如果SBL 的競爭強度是這樣,又怎可能要求個別球員達到NBA的訓練等級就算有某個球員天縱英才、意志堅強,自我要求甚高,環境也難以提供他往上所需的磨練何況這樣等於是期待奇葩出現、而非常態反過來說,如果整個環境的訓練、競爭強度夠,個別球員在裏面也會自然的跟著成長這比起要靠個人意志力的努力要容易、有效多了甚至在高強度的比賽裏面你還可以享受比賽而成長真的要抓戰犯,還得從體制著手,提高SBL的水準大學籃球聯賽也很重要國中、高中以前可說是基礎期及探索期大學則是智力、個人技巧發展重要的時期到了職業隊或國家隊,除了持續加強技術,應該是以戰術及配合為主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職業隊,形成一個金字塔形的結構基礎夠紮實,自然人才會不斷冒出來最好要有類似二軍的系統及聯賽,當做一個暫存區讓沒有升上職業隊的球員,有一個磨練的地方,打得好的,職業隊可以從中拉升在職業隊打不好的,則可以下放到發展聯盟去,讓人才流動的管道暢通
aikon029 wrote:講這麼多阿是給人家多少錢?...(恕刪) http://tw.news.yahoo.com/%E6%89%93%E6%95%97%E8%8F%B2%E9%82%A3-%E6%88%B0%E8%B5%B7-%E8%AE%93%E5%A4%A7%E5%AE%B6%E5%87%9D%E8%81%9A-224227912.html就給500萬啊,你再打自己臉嗎?
aikon029 wrote:我何時說台灣球員沒拿錢去比?你這不是嘴炮是啥?你能不能講點有內容的?(恕刪) 一開始說獎金是夠他們吃多久也是你,說別人嘴炮的也是你,現在獎金出來了,500萬可以吃多久,你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