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籃球,鞋子真的要慎選,一不小心,運動傷害會一輩子跟著你。
有人說年輕時皮鞋穿了一樣上場,那是因為小時候速度慢、動作小,即使這樣,皮鞋打沒幾場後跟就會壞了,以我體重55時候來作例子,中華商場$250的貨色,兩場後跟就裂了。重點是這樣很容易受傷。大家講的翻船,機率提高好幾倍。
也有人提到Jump將門這個品牌,我有幸試過,那時才知道原來腳底起泡後,裡面還可以再起泡一次,泡中有泡,起了兩層還三層我就真的忘了。從此以後,在選購籃球鞋上我就不敢只看價格了。
可是只要是目前知名的運動品牌,籃球鞋都有一定的保護水準,接下來只剩下各產品系列設計著重的方向不同,像是強調包覆/耐磨/輕量化/高抓力性,各有其不同的長處。要知道自己的需求,才能做出對應的選擇。不過以國中生又是初學者來看,應該還無法真正知道你的需求,Nike/Adidas/Reebok(Puma近年我沒穿過)幾個品牌中,選個價格跟外觀都滿意的就行了。如果是我幫我兒子挑,我會優先以包覆保護作為重點,畢竟目前不是拿打球當職業,輕量化求靈活不是重點,避免運動傷害才是第一要務,只是這點跟樓主你把短統列為優先條件就有衝突了。
至於你覺得委屈的預算被酸,老實說我也認為以國中生而言,開到四千的上限太高了。教你一個簡單的衡量法,看看令尊有沒有打球?有的話以他的球鞋平均價格,正負五百元內都是適合的區間。沒有打球的話,如果令尊皮鞋/休閒鞋/慢跑鞋等平均都有超過2500的話,表示以你家的經濟狀況,你選三、四千元的鞋是OK的,但如果老爸穿的鞋都低於這個價格,你真的要好好考慮一下。
另外,因為國中生正在發育,男生又長得快,球鞋很容易穿不下,所以買太貴的鞋,省著穿的結果,通常不是穿壞的而是穿不下丟掉,反而可惜,有人建議把4000的預算分成兩雙,對正在發育的國中男生來說,確實是好建議。同時你可以檢視一下最近穿壞的鞋,如果都是鞋底磨平/磨穿,那你的運動量真的很夠,鞋子的投資可以大方點,但是如果都是鞋面破掉/脫膠綻線/開口笑,那運動量就還好,找雙平價一點的就行了。
最後,補習班的獎學金能拿到表示成績不錯,但這個有當過家長的大概會知道是怎麼回事,除非你每一期的獎學金總額有超過當期所繳的學費,而且有把學費退還給父母,只留下超過的部分,否則要說獎學金是你自己的錢,可能牽強了一點。
夙夜崋 wrote:
我是一個平凡的國二生...(恕刪)
說真的 怎麼選擇一雙適合你的球鞋 是要看
1. 你打的位置
2. 你的腳掌形狀
3. 你打球的習慣
這三種下去選 最重要的是第2點 如果你買到不合腳的 跑起來跟起跳落地時 你腳很容易受傷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