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學生時代後,打球變的是一種奢侈的運動
最近有機會可以再重新接觸到籃球,但是運球整個變的一蹋糊塗
為了加強運球,還特地晚上撥一個小時的時間,找個沒有人的河濱苦練,
但是真的上場打球的時候又發揮不出來,真的是打的一點自信也沒有。
運球過不了人有時候不單純是運球的問題,體型跟速度也是重點,很會運但是過不了人....這種叫做花式籃球吧。
小弟從62胖成78kg之後,過人也沒那麼簡單了,左手彎折角度也只有45度(受傷),但勤練外線...變成老人家的打法了,老人球啦!
外線準了,人家自然貼得緊,也就自然比較多點機會可以再切進去一些,隊友之間也比較好配合,偶爾準起來也是很可怕的。
小弟從國中打到現在37歲已經打了n年,幾點心得分享:
1. 慎選場地
倘若現在再叫我到輔大去打,可能....坐在旁邊的時間還比較久,那邊太競爭了,超過現在的能力。
所以我都選到家裡附近的場地打,可以認識朋友,慢慢累積到一群人,有人找...自然會常打,也比較安全和樂。
小弟搬到現在住的地方一年多,已經到了那種去打球可以不用帶球的地步,這樣自然就比較會常去。
另外一點是打球有時候也是是非多阿,常打的場地至少朋友多,一個不爽...嗆嗆聲就好,不需要動真格的。
2. 調整心態
想當年是一直掛在嘴邊的,大家都有當年,但是....當年是回不去的,所以撇開一些競爭的心態會好一些。
現在打球都是跟球友之間一起抓住回憶,我算裡面年紀最大的,都被笑說可能打完這場...下場就不見了,哈哈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