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次比賽的場地選在台北小巨蛋體育館,入場採用售票的方式,不過沒能親臨現場的觀眾朋友也能透過運動頻道的轉播,觀賞到這場難得的比賽。

小巨蛋內的設備還算新而且蠻乾淨的,不過可惜的是球場上方並沒有大型的電視可以看到精彩畫面,只有兩面大型的計分板。另外就是館內除了水以外禁止飲食,對於現場看球的朋友稍嫌可惜。

難得邀請到這種頂尖球隊來台,當然不能放過看他們賽前熱身的機會。比賽正式開始時間為晚上六點半,我大約在接近五點的時候抵達球場內,現場工作人員都還在為比賽做準備。而球場上已經有SBL聯隊的球員在熱身,至於巴塞隆納這邊可以看到只有王牌Navarro一個人坐在球員席上聽著音樂,看著SBL聯隊的人在熱身。

沒多久後巴塞隆納隊上年紀最小球員,背號6號的後衛HAKANSON出來開始練投,今年只有18歲的他身高有193公分,是巴塞隆納隊剛從青年軍拉上來的潛力新秀。

練投的方式是由一個訓練員幫他餵球,他在三分線上出手。簡單的幫他統計了一下,命中率真的相當驚人應該有七到八成左右,而且出手的動作很穩定也非常輕鬆,與他充滿稚氣的臉龐落差還真大啊!

沒多久之後,巴塞隆納的選手也都陸續出來熱身。

相信多數的球迷應該對於NBA的球員比較熟悉,本場比賽也有幾位具有NBA的資歷。

像是背號30號,身高有七尺的波蘭籍白人中鋒LAMPE,曾經待過尼克、太陽、黃蜂以及火箭隊。現場看起來體格相當的粗壯厚實,但左右翻身出手的動作很協調,手感也相當的好。

美國籍背號23號的前鋒THOMAS,之前在NBA選秀上被馬刺隊選上也打過夏季聯盟,後來則決定前往歐洲發展。

提到NBA資歷當然不能放過NAVARRO,素有『炸彈』稱號的他,17歲的時候就已經登上了巴塞隆納的一軍,並且帶領過西班牙國家隊拿下了世錦賽冠軍。後來因為與巴塞隆納續約出現問題,決定前往已經選他五年的NBA灰熊隊效力,與同樣來自西班牙的Pau Gasol合作,不過後來NBA只打了一個球季,就又回到歐洲聯賽的賽場上。

另外巴塞隆納隊上還有幾位具有NBA資歷的球員,是斯洛伐尼亞籍,背號34號的大前鋒Botsjan NACHBAR,曾經打過火箭、黃蜂與籃網隊。44號的克羅埃西亞籍中鋒Ante TOMIC,素有窮人版『Pal Gasol』之稱,2008年第二輪被爵士選上,但沒有到NBA報到。另一位則是10號的西班牙籍小前鋒Alex ABRINES,2013NBA選秀時第二輪被雷霆選上,但後來也是決定在歐洲發展。

不過其實巴塞隆納隊上除了幾個具有NBA資歷的球員外,還有些相當值得注意的選手,像是畫面中左邊9號HUERTAS,來自巴西的後衛,相信有看世錦賽的人應該對他的傳導與外線能力不陌生。而照片中右邊上籃的8號HEZONJA,雖然年僅19歲,但擁有202公分以及優越的體能條件,曾拿過U16錦標賽的MVP,之後也有相當大的機會選擇挑戰NBA。

時間接近正式開賽,首先由SBL聯隊介紹球員出場。

接著輪到巴塞隆納的選手登場,可以看到巴塞隆納的體型非常的驚人,對上個子最小的球員身高都有190公分,而且身體感覺都練得相當精實。


球員介紹之後,雙方跳球比賽正式開始!

一開賽沒多久NAVARRO馬上展現精準的投射能力,三分出手命中!

接著也秀了一手招牌的拋投技術,雖然被SBL聯隊的洋將Pelle勾天頂,但還是輕鬆拿下了兩分!

一開賽巴塞隆納就展現出驚人的團隊戰力,而且面對比賽的態度相當的認真,每一個防守與卡位都相當的積極。

加上雙方體型上的差距實在太大,開賽沒多久似乎就已經奠定今天的勝負了。

所以沒多久,巴塞隆納的先發主力就下場休息了。

巴塞隆納隊在球的傳導上非常頻繁且流暢,中鋒策應以及要位的能力也都非常的好!

雙方不僅在身材上有明顯差距,實力上也絕對差了不止一個等級,比數持續被拉開!


SBL聯隊這邊就只有靠著洋將Pelle,在場上展現出積極的態度以及驚人的彈性,勉強還能與對方做抗衡,其他過內的球員感覺在場上完全沒有發揮的空間!



還好下半場開始劉錚以及周儀翔展現出過人的拼勁。

幾個精彩的好球讓比賽可看性增加了一些。


否則雙方的實力差距實在有點過大,讓比賽的對抗性以及精彩程度稍微打了些折扣...算是相當的可惜。

最後巴塞隆納就以123比57,66分的差距大勝了SBL明星隊,也讓國內的觀眾朋友見識到世界頂尖球隊與台灣選手的差距還是有段相當遠的距離。

關於這次的比賽,個人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在於賽前的行銷與宣傳似乎不太足夠,就我個人來說身邊一些喜歡籃球的朋友根本不曉得有這樣的比賽,所以現場實際進場的觀眾人數其實比想像中少,讓整場的比賽氣氛顯得不夠熱鬧;另外就是比賽球隊雙方的差距有點太大,SBL聯隊的默契感覺也不好,都是個人單打沒有配合,如果能夠是由SBL冠軍隊的單一球隊出賽可能還會更好一些;甚至如果能直接邀請兩支歐洲聯賽的球隊來到這裡進行熱身賽,相信比賽的內容會相當的精彩,不過會有多少的觀眾願意花錢進場看球則是另一個較大的問題。

但最後還是需要給予各主辦與協辦單位肯定,要舉辦這樣性質的比賽實屬不易,希望未來能持續進步為國內喜愛籃球的朋友帶來更多精彩的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