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機會要把握,很現實的,NBA給球員下張合約大小,身價通常就看這年,有了身價不管留或被交易都才會有合理保障跟定位,之前有林來瘋後,LIN必須要在本季證明自己,爭論才會降低
對於林書豪,當初的看法至今還是不變,也不用太去管助攻要如何多,正常去打即可,該有的助攻就會有(過於強求反而不好),以他的能力給機會,基本就要有20pt 5ast才在水準範圍,跟當初離開尼克時的觀點不變,球迷也許會以為我在開玩笑,是特別對LIN看好?
其實是林的條件原本就可以期待有這樣的水準,他跟Harden基本上都是同類型的球員,只是Harden的出手實在是很好,這是天賦也是火箭總管始終看好他的最大因素,雖林相對的在團隊打法跟觀念上會較好,真去比較對林書豪來說也是非戰之罪,因為Harden的出手是真的夠水準,而任何數據派的球探第一個看的也是這個,Durant,MELO都是這類型球員,反而是CURRY的出手實際上去分析其實沒有上述這些球員好,後天努力也不少
註:
真要評比現今NBA檯面上幾個球星的出手,我會說Harden是最好,還有加上左撇,這是任何強調數據分析的經理,球探看了都會流口水,在雷霆替補打出的效率值就可以說明,他的劣勢主要在SG位置身高矮了一些,相對應的打法對於球隊的後場調度會有一定困擾(心態) ,當然還有一些賣相問題...

補充:
1>
何謂出手
這要從球員一些場上的投籃流暢感覺,協調性,柔軟度去看體會,很難完全用文字直接去說明
2>
有關助攻數據
會想刷助攻的球員比會刷得分的球員還可怕,所有籃球數據裡,個人最不會去只看數字當參考的就是助攻數
3>
有KOBE在湖人,林書豪跟他在後場的搭配會如何,確實是一個很難掌控的變因,如今已到合約年的LIN在火箭也耗了兩季過去,也只能盡全力去打,能硬一點就好,甚麼時候該講出來表達意見就該講出來,學習直接一點,也不須常用聖經裡字句做表達,隱喻,傳教留著不打籃球時就好
4>
關於控衛角色
現今的NBA球隊對於控衛的角色已經有很多跟傳統不同觀念上的改變,而個人看法也屬這流派,我個人之前甚至在這裡說過我認為火箭的戰術體系沒有問題,是球員選擇跟搭配問題
如今控衛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先把球控過半場,過了半場,球不須在控衛手上停留太久,也不只有控衛,其他位置也一樣
優點:
降低整個球隊體系,其他隊友對於以控衛為中樞的依賴,增加球的流動與傳導,能讓更多其他隊員參與,融入球隊體系,也有機會當起發動機角色,如控球前鋒,減少控衛被包夾或不必要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