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了Petromax hk500,很興奮的開箱,檢查燈是否有漏氣有沒有鎖緊,滴酒精開始預熱點燈成功了,第一次點氣化燈就成功,很有成就感!問題來了,之後在點,不是變火球,就是整個燈燒到黑麻麻,每次點都要整組拆開來,在組回去,燈芯換了又換,請問前輩,hk500有這麼難點嗎
Peniz Chang wrote:第一次點燃我跟你一...(恕刪) 我有預熱1分鐘左右(預熱杯酒精注入插不多八分滿),應該夠久了吧,而且藍色旋鈕也有規定位!汽壓打到紅線的位置,現在問題是點著都冒紅火,燈芯都被積碳塞到了(已經不知道換幾個燈芯了),整個燈帽都熏到黑黑的!我的步驟是先看油湖還有油嗎然後打氣到1.5,預熱杯加酒精八分滿預熱,等預熱杯快沒火的時候轉藍色旋鈕,接著就看著它變火球!只有第一次點著過,接下來三次四都沒點著過!點到很沮喪,燈也拆開來清過了
hacker80123 wrote:我有預熱1分鐘左右...(恕刪) 1. 燈蕊燒黑不用換. 拆開燈罩用噴火槍(別用SNOW PEAK那種火太強的)噴一噴燈蕊就變白了2. 我的點燈程序跟你不太一樣你參考看看油壺蓋的洩壓旋鈕確定是打開的開油閥.通針往下(在這之前請先確定噴油嘴有鎖緊,泥頭也有鎖緊)加90%酒精預熱. 煤油抓1分半鐘比較保險如何判斷是否預熱完成? 這時要注意看燈蕊.如果有閃爍的一點亮度出來就是預熱的差不多了洩壓鈕旋緊. 慢慢的一下二下三下的慢慢打氣. 如果燈蕊緩慢的亮起來就是代表ok. 那可以開始快速打氣進去如果打幾下氣之後發現發爐了就是預熱不夠. 請立刻洩壓不要讓燈蕊燒到全黑才洩. 回到a重新再預熱一次您的方法是關油閥氣打到1.5(代表氣很足)一旦預熱不足就開油閥那就會大發爐. 所以我是先開者油閥預熱的.上油管內都會殘留一點上次點燈的油在內. 預熱的差不多時那殘留的一點油會讓燈蕊閃爍. 那十之八九就是預熱的差不多了妳參考看看說真的新大P的品質跟老P有段差距. 我個人比較愛老件. 那種MIG的扎實度真的比較好.有機會您可以入手老P試看看
hacker80123 wrote:只有第一次點著過,接下來三次四都沒點著過!點到很沮喪,燈也拆開來清過了...(恕刪) 別沮喪,我們第一次都這樣,除非你二到三次都有高人在旁邊指點stevelee1203 wrote:說真的新大P的品質跟老P有段差距. 我個人比較愛老件. 那種MIG的扎實度真的比較好.有機會您可以入手老P試看看...(恕刪) 你圖上的霧銀大P是我下個目標
先恭喜入手好燈!!你的情形跟我入手大P時的狀況一樣,第一次點起來了,第二之後就一直重覆 "發爐、燒燈蕊".於是我關始思考這個點燈的流程.其中最不科學的點在於 "酒精預熱X杯",這點相當不科學,倒底要幾杯才行?不誇張,我最多燒了三杯酒精還是發爐.於是爬了許多文後,我打算採用類似上面stevelee1203的方法.經過幾次試驗,目前點燈成功率已達100%.所以補充一下供您參考點燈前請務必檢查1.噴油嘴(#50)確實鎖緊2.泥頭(#3)及轉接套管(#34)確實鎖緊3.U型管(#33)與噴油嘴(#50)高度,大約在14.7mm4.鎖緊壓力計(#149)5.蓋上預熱噴槍(#226)6.燈蕊有沒有破損,有破要換掉.開始點燈1.鎖緊壓力計的洩壓鏍絲(跟stevelee1203不一樣的地方,我是鎖上的)2.油閥轉向下(通針降下)3.加入酒精,並點火4.第一杯酒精快燒完時觀察燈芯是否有火慢慢的噴出來,若有就接下去做.若沒有火冒出來, 就重覆3,4.5.火冒出來了,先不急著打氣,讓他多燒個5~10秒.6.先打個3~5下,這時火會變大且燈蕊開始閃.暫停個5秒,讓燒起來的燈蕊把溫度加上去.7.打氣到2BAR這個點燈方式的好處是不會在打開油閥的瞬間把燈蕊衝破,也比較容易上手.缺點是打氣時燈蕊是裝在燈上的,所以用無壓力的點燈方式,最好是把油加到8~9分滿,減少打氣次數以避免燈蕊打到一半晃破.燈下最好也墊個布,防止打氣太HIGH,整個燈滑出去,尤其是蛋捲桌...預先續壓點燈,我個人覺得變數太多不易控制,而且一旦發爐都嘛燒的很嚇人.但預先續壓的點燈方式一定要學會,燈芯要吹的漂亮就要靠預先續壓點燈,利用開閥瞬間的壓力把燈蕊吹成型,吹不出漂亮的燈蕊,亮度就差了. 都會了之後再學用預熱噴槍,以防那天出門忘了帶酒精....PS1 通常兩杯燒完還沒有火冒出來,燈就有問題,請熄油,待冷卻後檢查各零件是否有確實鎖緊、蓋上.2 一旦遇到預料以外的情況,務必先打開洩壓鏍絲把壓力放掉.
stevelee1203 wrote:1. 燈蕊燒黑不用...(恕刪) stevelee1203大大的作法才是最佳點燈模式.這也是最安全又穩當的方法.記得剛玩燈爐初期老是急著打開開關點亮或點火(爐)往往都是預熱不夠而發爐.請玩汽化燈爐一定要細細品味不貪快.尤其冬天更是要預熱更久點.相信你會愛上這種玩火遊戲的.PS:最好統一玩煤油燈爐最好.雖然點火難度較高但比去漬油安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