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有一塊地位於嘉義阿里山公路旁靠近吳鳳廟,面積大約有二千坪左右。請問各位露營愛好者,這地點適合經營露營場地嗎?謝謝。
1.現有土地利用為短期稻作等,非屬如茶園果園等
2.經營時間,露營現在真的過熱了,但是可以熱多久?
3.露營場地申請、規劃到後續施工、維護然後還有退場機制
4.營地現有都以假日營收為主,平日大概很難
5.營地會吸引人不外乎:
風景、溪水、海拔(涼爽)、設備(水電、衛浴)、環境(草皮)、老闆態度
可以去規劃所需要設備及費用後計算假日滿客狀況,是否划算,
沒用露營熱忱要長時間經營不容易,晚上還要注意露客的情行。
評估一下!!
可以的話衝吧^^
Ravening wrote:
你親戚露營過嗎?若...(恕刪)
雖然我不知到地在哪裡,環境如何?
這波露營潮影響最鉅的現象慢慢浮現..我先當烏鴉,喜鵲就留給其他人當..
所有"風潮"都是一陣子,不會恆久,這是"常態"
台灣有許多"優質"營地,能長久經營,是營主以前就是玩咖,露營咖,有些營主真的玩很大,後來就辭掉工作,專心經營
"事業"
他知道露友要什麼,環境如何營造友善露營區..
然而此波露營潮,將大量"從不露營"的農友/地主/乃至看見商機的商人..帶至此領域
投入的金錢,不是少數,要植栽/整地/運石/拉水電/建造衛浴/棧板/各項硬體措施..
若營主沒有親近露營的興趣,貿然投資,風險實在很高..希望有意投入此事業的朋友多做些觀察,規畫,自己去其他營地露營
看看,多與資深露營者交換意見,成功的機率就高很多嘞
台灣島人 wrote:
這波露營潮影響最鉅的現象慢慢浮現..我先當烏鴉,喜鵲就留給其他人當..
所有"風潮"都是一陣子,不會恆久,這是"常態"
台灣有許多"優質"營地,能長久經營,是營主以前就是玩咖,露營咖,有些營主真的玩很大,後來就辭掉工作,專心經營
"事業"
他知道露友要什麼,環境如何營造友善露營區..
然而此波露營潮,將大量"從不露營"的農友/地主/乃至看見商機的商人..帶至此領域
投入的金錢,不是少數,要植栽/整地/運石/拉水電/建造衛浴/棧板/各項硬體措施..
非常同意。
去年天氣大好,週休幾乎都是好天氣,讓各個營區人氣滿場,很多新進露客都沒收過濕帳,各路英雄以為“錢“途無量,紛紛投入營區經營。
如果像前兩年,雨大部份下在假日,營區一個月只能做一、二次生意,而且趕時髦的露客在經歷幾次天候的洗禮後,是否仍像現在熱衷頗值得考量。如果粥多僧少時,營區能否有吸引露客的誘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