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camping story 一房一廳初體驗

上週去了趟五峰樂哈山營地,第一次露營跑那麼深山,於是提早出發,結果還是迷路,到樂哈山曾奶奶那裏巳經是晚上了,哈。樂哈山營地乾淨,雖然比不上五星級營地豪華。卻該有的都有,衛浴也乾淨。曾奶奶也一直在整理這塊地,讓它變的更好,讓露客更喜歡,只要有建議曾奶奶在空檔就會去維護它。不過說回來,聽曾奶奶在講述的過程,會發現有好的營地也要有好的露客。希望在露營時每人能夠維持品質,晚上放低音量。這次去的團體,非常的優,晚上10點後,自動放低音量。讓彼此露的怏樂。
好了,回到一房一廳故事,每次我們出門都是一頂帳蓬跟一頂客廳,搭跟收對我們來說其實算怏,有次去了趟台中露營用品店買東西,看到外面擺了一組一房一廳,猛一看上去以為是sp670,近看才發現不是,研究了一下那組,又跟店長聊了之後才知道這組的來歷, 韓國的知名品牌,當然有的人對某些國家不認同(還好我對裝備品牌沒有特別偏好,只要好用就好),用料又實在,價格也不貴(跟sp比起來),回家後對那組很心動,但是沒下手,原因在於沒用過這組一房一廳,不知好用否。過幾天跟鄰居好友在聊天,得知他有camping story這組,他對這組的想法跟我相同,料好實在(由於他也有sp,所以二者用料比我清楚)。在得知他那週沒露營,我,當然不放過機會,立馬跟他商借,他,居然答應了,於是就到了我車上(好大一包)跟著出門去了
說個笑話,前後庭營柱還裝錯,本來在外,被我裝到內,還好好友在早上發現跟我講,不然還得了



camping story 一房一廳初體驗
馬克上面也是紗網


camping story 一房一廳初體驗
我搭的位置,收帳時補拍

camping story 一房一廳初體驗
窗戶有夠多,前後都打開通風好。習慣了天幕,沒搭天幕在上面還是熱,還好有準備另一張小的出門,頂布跟sp有點不同

camping story 一房一廳初體驗
另一邊的樣子

camping story 一房一廳初體驗
內掛帳的樣子,裏頭空間不小

camping story 一房一廳初體驗
還好有帶小的天幕,不過顏色真不搭,方便就好,偽裝獨腳仙

camping story 一房一廳初體驗

來說說初體驗的心得
這組一房一廳搭的很怏,很好搭,每節營柱在套上去時的輕脆聲音,真好聽(我怎會喜歡這聲音呢?),不過由於是跟朋友借,朋友也只口頭教學(其實他有要教我如何搭,只是我覺得東西怎麼可能難的倒我,就回絕了,那時應該聽他的話的),只有利用時間上網看看如何搭,到了現場有好友一起幫忙,還是花了一些時間。 畢竟跟我原來的不同。不過用過後,我很喜歡這種一房一廳的方式,搭只要一次(原來是客廳帳跟帳蓬要搭二次收當然也是二次。跟27秒帳又不能比,27秒帳也很怏),在收帳比較明顯變怏了,萬一下雨又沒天幕,可以從門口把車開進去,裝備收完,最後收外帳。我原來的裝備就不行。
這組在某些營地可能會受限制(只要是一房一廳好像都會有這問題),當然好不好用看個人,沒有絕對。用過後還真是愛上這種一房一廳的感覺。讓我心中小惡魔蠢蠢欲動.

最後,露客品質第一
裝備營地其次
有再好的裝備,再好的營地,沒有大家共同來維護露營的品質也沒用
2015-03-17 18:02 發佈
請問一下這頂帳篷的寬是多少呢?我查了一下嘉隆的網頁裡顯示210公分,但是看比例好像不止耶!
雪峰牌的tp671寬是400,那個比較大呢?
當時跟朋友借時,我有去查這組的規格,如果沒記錯跟680是一樣材質,都是210d的布,大小也差不多。你說嘉隆網頁,我剛去看,下面這張圖應該是對的,你說的內容我沒特別注意到。

看這帳篷大小格局真的好舒適~
帳篷重量33KG!!有點重 要用這類的帳篷 看來我得換車先~
不過您說到露友品質 真的很重要 最近的假日營地愈來愈不好找了~
這是仿冒品吧
95%以上抄襲SP
帳棚是搭給自己住,也是給別人看(就跟女人化妝一樣)
我想....經過這帳棚時我應該會說:喔~~ 仿得真像!
差個幾仟塊怎不就買SP就好??
  1994年到1997年的露營裝備介紹,結構設計到今年2015年,設計變化真的不大,鋁合金兩端A型設計的一房一廳帳Coleman在1997年以前與其它品牌就生產過了。以下分享幾款1994年到1997年的露營裝備。
  現今的露營品牌如 (mountain) (kovea) 還有許多的大品牌都有生產鋁合金兩端A型設計的一房一廳帳,只是台灣沒引進。(mountain這個品牌的知名度很高,只是在台灣只有引進專業的登山服飾與背包,所以在登山者心中是好用的名牌。)
  以SNOW PEAK的TP-750跟Coleman的CM-0465也是相近的骨架設計,只是CM-0465的用料跟結構設計做的更好,顏色做的不一樣。(附註:CM-0465生產出來好幾年了。)
(個人認為,對的季節帶必要的裝備並會使用是重要的。)


以下分享幾款1994年到1997年的露營裝備,台灣沒引進的露營裝備。



海邊露營遇到強風的機率很高,帳篷帶低一點的,簡單一點,白天收裝備去浮潛玩水,黃昏時快速搭起您的裝備,大型帳篷與天幕帳在海邊遇強風,抗風性沒有小型帳篷與小型天幕帳好,還強風時,容易損壞。(海邊建議帶小型帳篷與小型天幕帳。)
其實這組跟sp很像,說到仿帽品,就讓我想起使用汽化燈,歐系汽化燈500cp,不同品牌卻長的一樣,是誰在仿誰,無從得知,不過有使用的人都很開心,因為不會在去談誰copy誰。回到正題,談談我的想法,在台灣很多人知道sp,如果氣候達人當時重視台灣,比sp早進來,是否變成sp仿呢?無從得之,如同我跟好友討論的一樣,我覺得這種商品,誰copy很難講,誰的品牌大,說不定是sp仿別人呢?我們不是在其中,誰知啊!如果是story先進台灣市場,是否會變成sp仿呢? 露的開心最重要。裝備其次,或許如前面前輩所言,差一點費用(自已代回來的另當別論喔),為何不買sp呢?曾聽一位前輩所言,換個角度,為何不把那些費用,拿來露營呢? 這樣可以多露好幾場呢?裝備是自已的,對我而言露營裝備是自已的,我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只要遵守規矩,就能露的怏樂。如果用了高檔裝備,而吵鬧到晚上,不管會不會吵到別人,再好的裝備也無用。重點不是放在裝備,我想我們可以放在露營的品質上。放在跟家人的互動相處上。放在跟一群好友露營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