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上每隔幾天就可以見到新營地的分享,
尤其一些熱門的營地,旁邊常會一個接著一個又有新的營地出現,(就像草莓的繁殖模式 XD)
有時候可以看到山上的一個叉路,好幾個營地的指示牌羅列在一起...
對愛露營的人來說,實在是一大好事 (尤其是幾乎週週露的我們)
不過看到一整個山頭都被開闢成梯田般的大面草地(為了有活動空間跟大景)
有時會想到,這陣子的露營熱,會不會像過去的高山農業、清境民宿一樣,
等到政府想到水土保持要開始管理時,不知道已經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appetent wrote:
FB上每隔幾天就可以..政府想到水土保持要開始管理時.(恕刪)
之前政府的水土保持工程涉及到私人土地時的說帖之一
可以到水土保持工程後的田地(重劃過)的就是建議經營[露營地]收[場地費],或者當[風景區]的停車場。
目前看到桃竹苗一堆山區[著名營地]的大草皮很多都是這種[工程]的副產物。
有後台的想要卡政府油的還會讓[政府全額幫他們]整地、數億元水土保持工程與花園整理好....通通政府買單...
ACCORD2 wrote:
樓上的,開個價格來參...(恕刪)
拿得到亨利摩爾作品到台灣展覽的,
說真格的,文化部錢多多,應該會捧著錢請你掛文化部的名義開展。
你看那些喜歡辦展覽的三邊拿錢的,文化部、外交部還有門票收入等,名利雙收的。
至於露營地[主題]展,也不是新點子,不少主題趴要過夜,比如說在沙灘等地沒有飯店的當然是住帳棚囉。只是純睡覺,露營活動過程跟目前台灣流行的露營野外生活模式有所不同。
台灣也有舉辦博物館過夜的夏令營,一個人頭一班收費3-4000元。同樣的換個場地在其他露營地,也是可行的。辦活動有文化部、青年部的錢可以拿,反正政府錢多多,知道門道的人都會去找來撈錢的。
而台灣的路跑趴為了讓跑者進興開始往[過一晚]方向走,這跟上一波露營潮登山過一夜可以多摸一個三角點或輕鬆爬類似。
前不酒鬧出事件的重機的文化古蹟趴也是個不錯的借鏡的方向。
只是要怎麼訂出門檻呢?就看主題內容與你要收多少錢囉...
草莓族的父母有個特性:集體參與新聞事件按個鑽...用FB寫人生紀錄的不少,錢不是問題的。問題是怎麼創造新聞性才重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