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花錢了事~也親自去新莊某車床專門店詢價並跟老闆聊聊~~
Wish改車床加車尾帳等等大概接近50張小朋友~~其實價錢不是我最主要顧慮~
老闆做的車床也的確算精緻~ 不過最大的問題是收起來時幾乎會佔掉所有的收納空間~~那我還怎麼載其它露營用品呀~ 所以最後決定自己DIY
從中秋節後到上週前後花了近一個半月的時間終於完成~ 分成二大部份
Part1: 車中床 + 車窗防雨通風扇
Part2: 車尾帳 <連結>
套句WOOOOO大大的話"分享是快樂的"(見這篇)~ 我也想要快樂~所以分享DIY的成果給大家是一定要的

我的DIY主要是參考八大田蛙兄的做法加以修正而成的(WISH七人座改五人座)~
編輯記錄:
10/25: 補上前座木板製作過程
==================================================================================
以下就看圖說故事囉~
<<Part1: 車中床+車窗防雨通風扇>>
目標: 要能睡二大二小~ 二小分別是哥哥7歲及妹妹4歲
第三排座椅移除, 空車狀態

木板上車收納之狀態,靠在椅背上

從側面看(一)

從側面看(二)

儘可能佔用最少空間

先看完成圖, 上下二層,上層睡哥哥, 下層睡二個大人, 妹妹則睡前座 (這張看不出來)

接下來是組裝的過程
先將大片木板下車,座椅打平

取出支撐架。一樣儘可能有效收納,藏在縫中 (這個位置是第三排座椅移除後空下來的)

支撐架。1號是後面支架, 2號是前面支撐架, 3號是橫桿(伸縮),4號是下層支架

前支撐架用粘扣帶稍微固定不要讓它倒

後支撐架利用杯架

橫桿是用方型+圓型鋼管組合。這個創意是兒子的~ 當時是去一間建材行買相關材料,木板買好後,就在想橫桿用的伸縮桿要怎麼弄,本來直覺是想用二種不同尺寸的方管互套,但一來沒適合的尺寸,而且強度不夠,正在苦惱時,剛好手中拿著方管和圓管在套來套去~~但其實只是下意識無意義的動作~ 壓根沒想要這麼用,但兒子在旁邊玩著玩著突然開口說~ 爸爸我覺得這樣套不就可以嗎? 這才一語驚醒夢中人~~試了強度也是夠的~~哈哈

前端方管套上支架

後端圓管直接放上缺口

從後面看

橫桿架好了

放上木板

這二個小東西對穩固木板很重要

塞在木板和柱子間(要密合),這樣木板就超穩的了~

其實現在看到的是改良版了,第一版是二片各寬70公分的板子~二個小朋友直接睡在上面。但實際露過一次後發現下層的大人太辛苦~因為沒辦法直接坐起來~ 要往後"擼"才能坐起來(頭朝外睡)~所以聽了環球RV的建議後,最終還是利用前座空間給妹妹睡 (本來不想的~一來是考慮要移車的可能性,二來覺得前座太低,壓迫感太大,不過後來還是試著降低前座木板的高度了)。所以第二片就只留20cm寬囉~ 這樣下層大人活動就很輕鬆容易了~
除此之外,也將二側的縫用另二片木板補上,這麼一來哥哥就可以橫著睡,長度也足夠

中間加一根橫桿補強~用可退式束線帶固定二片木板

利用木榫連接

車門關上~剛好密合

上層完成的樣子

接下來處理下層支架,
一樣利用木榫來固定,另外左右二根支架則收納在椅子下

支架利用內胎剪下來的橡皮圈套住固定,這樣就不會倒來倒去了

板子架上去~~幾乎水平! Good~

放上左右二根小支架

下層完成

平整度非常高~ 而且Wish的深度可達190cm, 一般成人睡綽綽有餘

兒子示範~(真正睡時下面會放乳膠墊)

接下來是前座的部份~
支架收納在踏墊下

共有3支, 一樣利用木榫來結合

側邊支架組合完

前座木板共有三個支點。其中一點是直接利用RV桶加瓦斯罐剛剛好~


前面的支點,利用音響旁的置物小空間(高度計算好, 比排檔桿稍高一些,不會壓到排檔桿)
沒有固定死~方便收納

木板放上去。前座因為妹妹比較輕,加上支點距離也較近,所以板子就減薄了~

一樣幾近水平~~


就地取材的支撐

妹妹示範,看起來真舒適

二兄妹分開睡也比較不會打架


最後是利用這個東東(忘記叫做什麼),搭配塑鋼土~~下面用木板挖個溝~ 做個簡易的車體支撐~ 讓車子不會晃來晃去囉~~

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
再找時間將通風扇& Part2:車尾帳補上~

-----------------------------------------------------------------
#10/25補充1: 前座木板製作過程#
為了更精準的裁出木板,這樣會更穩固。所以就去撿了一些不要的廣告看板來描邊。
這部份比較費時~ 要來回修正好幾次~

接下來就是鋸木板的過程~這就沒什麼了~

---------------------------------------------------------------------------
10/25補充2: 錯誤中學習的部份
反正念頭是充份利用車上空間~所以一開始想到的是利用車門把手的位置來放支撐
動手做好也的確放的平整。但後來發現大問題~因為這樣我就沒辦法開車門了~~畢竟板子下的空間還是會拿來放東西~所以才修正成後來的版本~ 這就是過程中動腦的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