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chia0112 wrote:如題~這種跟摩卡壺的差異在哪?好用嗎還有他正確的名稱是甚麼~~以上感嗯~ 摩卡壺是高壓沖泡;這屬美式咖啡(滴煮式)水煮壺下圖同等(你小圖)商品是coleman 白色琺瑯(滴煮式)咖啡壺
chiachia0112 wrote:哇~~COLEMAN這壺美麥喔~~很美耶~還付杯子,感覺像是美規的這壺是大大的嗎??這種壺好用嗎 是美規品(還是MIT代工)...好用嗎?...還OK啦...只是燒熱時手把很燙(要加一塊布拿)很多使用者只拿來裝冷開水用...不忍心用火燒她 有空來我BLOG走走http://melai0210.pixnet.net/blog/post/173249403
這種也不錯用..高壓咖啡壺..可煮ESPRESSO打個奶泡..變CAPPUCCINO看操作影片...還教你打奶泡...拉花..http://www.youtube.com/watch?v=zoTaPMTWyMc貼一下廣告...製造商...http://www.bellman.com.tw/tw/index.php
me.lai wrote:是美規品(還是MIT代工)...好用嗎?...還OK啦...只是燒熱時手把很燙(要加一塊布拿)很多使用者只拿來裝冷開水用...不忍心用火燒她 請問大哥那個手搖磨豆機是什麼牌子?看起來頗好施力~感恩
Percolator 過濾式咖啡壺美國牌子 GSI 也有出, 不鏽鋼, 是矽膠手把, 份量是六杯.壺內放適當的水量, 中間那個那根容器放咖啡粉, 放在爐子上燒, 燒開, 水蒸氣就會往上去衝咖啡粉, 遇到蓋子就變咖啡往下流.煮好, 關火, 用咖啡.早上就不要喝即溶咖啡粉爽度有大幅增加
摩卡壺跟Percolator,個人覺得差非常多摩卡壺跟大部分煮咖啡方式一樣,算是"批次"生產。水在壺底加熱,待壓力到了,熱水經過通道,硬是擠過咖啡粉,粹出種類含量不一帶有"味道"物質,這些液體由上壺承接,水過完了,粹取過程結束,關火收工,大夥得開懷暢飲。請注意,這種方法(其他煮咖啡法也是)的溶液只流過咖啡粉一次。Percolator,看起來像,但是完全不同,姑且先說它是"連續生產"。壺內有一根通管,穿過咖啡藍。一樣是把水加熱,待溫度壓力夠了,水被迫擠上通管,這時可以看到水跟噴泉一樣噴出,噴出的水被壺蓋擋住後因為重力落到咖啡籃,繼續因重力滲過咖啡粉,同樣的粹出種類含量不一帶有"味道"物質,這些待者粹出物質的水(就是咖啡啦),最後又滴回那一壺已燒該的水。所以,這時"溶劑"已不單是溶劑,而是帶有咖啡粉抽出物的液體。因為溫度壓力一直都在,這些"帶有咖啡粉抽出物的液體"又會被迫擠上通管,落下,經過咖啡粉,滴回那一壺很熱的且帶有咖啡粉抽出物的液體,周而復始,可以一直煮,直到液體都乾掉,壺都軟掉為止。光用想的,本來以為這種煮法真是太屌太聰明了,可以榨乾咖啡粉裡的香味物質。後來事實證明,失敗。我認為原因在於,咖啡誘人的香味物質,大概都是分子量中到小的物質。而Percolator作為一個粹取工具所提供的動量太大,反而讓那些"分子量中到小的物質香味物質"揮發不知道去哪裡。我所觀察到的現象是,這種煮法,即便是關小火,香味一出來,不超過10秒就再也沒有香味了,屢試不爽。手濺,還拿過不錯的茶葉用Percolator試過,一樣,香味不久就消失了。我想,如果有網兄有用GC或LC就知道這個意思。All in all,這間接說明為何手沖的水溫要維持在90C左右(有誤請指正),泡茶溫度也是92-85。這是這個hobby幾十年演變試驗改進的結果。我還試過,故意用Percolator煮很久,出來的咖啡很深,但是喝起來.........一點body都沒有。當然,Percolator不適沒有優點,優點是1. 視覺效果好,看水從鬥口噴出,顏色漸漸變深,有種莫名的快感2. 在冷天很好用,因為出來的咖啡是darn boiling hot,天冷加熱咖啡,再加上有一壺一直在煮的咖啡,心情很好,場面100分。3. 產量大4. 想不出來了以上是我的觀察,如果要用Percolator,用深烘培的便宜咖啡豆即可。淺中烘培的單品,還是用手沖吧。一點心得分享嘍。chiachia0112 wrote:如題~這種跟摩卡壺的...(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