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Chang0506 wrote:
東西的價格如果只能反映他的生產成本.......那就是台灣大部分公司在做的事
東西的價格如果遠超過成本,而且消費者買單.......那是台灣產業未來努力的方向
提升自己對品味的要求是整體社會向上的動力,階級矛盾是政治人牟取政權的手段,
砍了別人的手,你並不會多一隻腳.
非常認同Vincent的說法.
-------------------------
台灣製的露營用品價格真的合理嗎?
個人認為有些台灣露營用品的售價與其設計感及功能性想比並不便宜,
消費者買單是因為進口價格超過能力所及,只好選擇國產品.
本身是貿易商,當有客戶抱怨所代理進口設備貴,小弟反問客戶一句話,
"以歐美的平均所得,消費及運輸成本等等幾乎都是台灣的三倍,
如果將產品當地售價除以3,台灣的廠商能做的出一樣功能及質感的產品嗎?"
大部份的客戶的回答都是"不可能".
以SP TP-670在日本的價格為JPY 129,800,大約是台幣42,800,
(不討論SP台灣代理商的售價,因為這牽涉到公司本身營運成本及利潤考量)
不要除以3,就算只除以2,
台灣的廠商能夠做出一樣設計感及功能性的原創性產品,但售價是台幣21,400嗎?
即便是請大陸代工,相信應該也很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