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oto不銹鋼荷蘭鍋可空燒嗎?

20幾年前念過鐵金屬材料,太久沒用都還給老師了。
一時找不到適合的圖片。不管是鑄鐵,鋼,不銹鋼,生鐵,熟鐵,都是鐵金屬材料,只是含碳量不同。
不銹鋼除了鐵,碳之外,當然有一定比例的其他金屬。
但是,鐵要產生相變化,溫度至少727度,純鐵要溶化,要1500多度。
鐵在產生相變化,到達變態點之前,鐵的組織不會產生變化。既然組織上沒有變化,會因為加溫而溶出什麼?我實在是不願意相信。

在鍋裡有食材的狀況下,就不算空燒。
而一般食用油,大概200度以上就會發煙,也就是說,鍋內只要是有油,鍋子的溫度就會是200多度,而不會無限升高。
這道理就跟鍋內有水,在水燒乾之前,鍋子的溫度會不會升到200度是一樣的意思。
既然至少要700多度才會產生相變化,試問有誰會在什麼情況之下把鍋子燒到700多度? 那食材不就變成一堆炭了? 那還能吃嗎?如果鍋內沒有食材,把鍋子燒到700度以上的目的為何,我就更不能理解了。

可惜我沒有紅外線溫度計,不然我真想量量看在鍋內有食材的情況下,鍋子能被燒到幾度。

下面那張圖是網路上找來的鐵碳平衡圖,我還是比較相信數據,如果那些食安專家有數據可以證明在烹調食物時,鍋子會有機會釋出毒物,那比較能讓人信服。





kuniaki wrote:
20幾年前念過鐵金屬...(恕刪)

說的好
尤其是此段"下面那張圖是網路上找來的鐵碳平衡圖,我還是比較相信數據,如果那些食安專家有數據可以證明在烹調食物時,鍋子會有機會釋出毒物,那比較能讓人信服。"相當認同 我們要看的是數據.驗證資料而不是空口白話


wen19700421 wrote:
說的好尤其是此段"下...(恕刪)


個人認為:
1. 會不會釋出重金屬不是0與1的問題
2. 少量鐵對身體是有益的
3. 鍋子若有刮痕或接觸了酸性物質就不是實驗室實驗數據中的狀態了

jun7am wrote:
個人認為:
1. 會不會釋出重金屬不是0與1的問題
2. 少量鐵對身體是有益的
3. 鍋子若有刮痕或接觸了酸性物質就不是實驗室實驗數據中的狀態了


也許吧, 我想請問是否有數據?
我前面說的重點在溫度, 首先, 我不認為在烹調食物會有機會把鍋子加熱到變態點以上的溫度.
這個圖, 機械材料的教科書裡都有. A1變態點至少要700多度.

如果您覺得低於700度就會釋出毒性物質, 我也想請問那些食安專家, 是否有數據顯示鐵金屬材料在200-300度就會釋出其他的合金金屬? 因為200-300度是我能理解烹調食物的最高溫度了.

再來, 如果要擔心這個問題, 那琺瑯鑄鐵鍋就沒事嗎? 那層琺瑯質, 又可以耐多少度? 不沾鍋呢? 鋁鍋呢? 鈦鍋呢? 砂鍋(陶土燒的), 是否也要擔心200-300度就會釋出氧化鋁? 這個會造成老人痴呆症, 更毒吧.

如果是如您所講的, 不是0 跟1, 那所有的鍋子都不能用了. 不是嗎?

我自己是覺得, 想太多, 與其要這麼想, 不如去擔心食用油加熱到冒煙後所產生的致癌物質吧. 這不用到700度, 200多度油就冒煙了, 誰知道這時候油發生了什麼變化? 還是說大家反正已經吃了太多郭烈成的油, 所以百毒不侵, 沒差了 ?
kuniaki wrote:
也許吧, 我想請問是...(恕刪)


不鏽鋼不必高溫, 自然會釋出有害重金屬, 但的確不必過度擔心, 燒烤油煙危害更大
法郎鍋也不適合, 前面已經有前輩說明, 選擇單純鑄鐵是最好的, 但也最重



這樣的話大家連鐵板燒也都別吃了.....好辛苦喔
以金屬材料來說還是不銹鋼安全吧
耐酸鹼又不易氧化 ;食品化工業常用材料 如果容易釋放物質 那不就汙染產品?
市面上有問題的都是屬 2開頭的 “不銹鐵”
鑄鐵鍋優點在毛細孔大會吃油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