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時找不到適合的圖片。不管是鑄鐵,鋼,不銹鋼,生鐵,熟鐵,都是鐵金屬材料,只是含碳量不同。
不銹鋼除了鐵,碳之外,當然有一定比例的其他金屬。
但是,鐵要產生相變化,溫度至少727度,純鐵要溶化,要1500多度。
鐵在產生相變化,到達變態點之前,鐵的組織不會產生變化。既然組織上沒有變化,會因為加溫而溶出什麼?我實在是不願意相信。
在鍋裡有食材的狀況下,就不算空燒。
而一般食用油,大概200度以上就會發煙,也就是說,鍋內只要是有油,鍋子的溫度就會是200多度,而不會無限升高。
這道理就跟鍋內有水,在水燒乾之前,鍋子的溫度會不會升到200度是一樣的意思。
既然至少要700多度才會產生相變化,試問有誰會在什麼情況之下把鍋子燒到700多度? 那食材不就變成一堆炭了? 那還能吃嗎?如果鍋內沒有食材,把鍋子燒到700度以上的目的為何,我就更不能理解了。
可惜我沒有紅外線溫度計,不然我真想量量看在鍋內有食材的情況下,鍋子能被燒到幾度。
下面那張圖是網路上找來的鐵碳平衡圖,我還是比較相信數據,如果那些食安專家有數據可以證明在烹調食物時,鍋子會有機會釋出毒物,那比較能讓人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