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去漬油汽化燈放火分享區

Ellis070 wrote:
小弟也來一下,226 ,200A ,200B


這.... 布幕後面是不是藏更多呀@@?
共襄盛舉,可是我不燒去漬油,都燒"無鉛汽油",這樣也算吧!





被各位前輩毒到,小弟也來共襄盛舉!
我也希望後面那間都是啊...

SUEZOU wrote:
這.... 布幕後面...(恕刪)

wern wrote:
被各位前輩毒到,小弟...(恕刪)


請問大大,小紅帽下面的底盤是奶粉罐的蓋子嗎??
那個是使用軟U型膠條,保護由底殼,避免碰撞地面造成脫漆



借用一下大陸賣家圖片說明

卡4mm 底寬8 高12

可以在小一號卡3mm 底寬7 高10 也可以用

手把也是用防護膠條,怕垂下時撞擊油壺造成脫漆

美的東西就是需要好好保護!
傑夫的攝影專頁 http://www.touch-of-the-light.com
200系列原本是美國設計開發,後來給日本授權而生產出200B系列
取消了雙閥門設計變成單閥旋鈕控制上油管,還有一些設計做了小小變更
有機會再來介紹,先帶大家來認識日本人每年做的200B限量紀念燈款





日本人最愛搞那個限量殘酷的遊戲

有沒有發掘到好像少了一年
傑夫的攝影專頁 http://www.touch-of-the-light.com
Coleman 是露營的人都非常熟悉的品牌

汽化燈200系列約64年歷史,從1950-2014年,到目前為止還是有再繼續生產

Coleman 200 系列初始型(原型)

在我得知的年齡大約從1950.11月到1951.2月

這段期間非常短,生產數量也很少取得品項好的更是難上加難

但很有緣份的在一個機會下,讓我取得了這一顆200原型

在年幼不知情的情況下NOS就把它開包了



USA美國版本


特徵上的分別:
燃燒室框架底部上有多個孔,固定燃燒室螺帽比較像傳統螺帽


U形管是直接連接並非2件式卡榫



吊掛的卡朝是簡易的夾住燃燒室架上,並無法像200A可固定帽子旋轉

必須靠吊架來做固定帽旋轉


高帽子是200A的初始體型,直到1963 200A紅色帽子改為矮帽子


帽頂吊環孔是橫向橢圓,200A做為卡榫帽蓋後改為直向橢圓


脖子是用鋼材製成,200A是使用鋁材


早期的Coleman 太陽花紋也與200A紅色花紋不同,字體有點偏綠


背面也有花紋


油壺蓋有一個孔,聽說是洩壓孔,200A系列已取消改內導氣孔


打氣棒油蓋在這裡會發現它是2顆小螺絲的設計


在200上是看不到貼紙,只有鋼印文在側面油壺上


日期一樣會打在油壺底下,作為辨識



您會發覺油壺底為什麼沒有銅鍍鎳

油壺底部是另外加上,而且非銅材質另外點焊(為什麼這樣做可能是方便拆卸吧!)


51年 2月 之後加拿大版本T-66繼續生產,並打上生產區Canada




頸身也有印上T-66


這算是分身吧!

後來200A就有分為美國版跟加拿大版本
大同小異,後續有機會再來慢慢介紹



*~SungKing~* wrote:
呵呵傑夫大又再催毒了...(恕刪)
傑夫的攝影專頁 http://www.touch-of-the-light.com
coleman 200A 聖誕樹

年份1951年開始出現色塗裝油壺,但此型號還是稱之為200
因為有著紅色的屋頂再加上綠色的油壺,看似很像聖誕樹

1951年末改變了一些,將脖子的鋼材更換成輕盈的鋁材
油壺上有了貼紙,便開始另名為"200A"

這一咖就是200A

傑夫的攝影專頁 http://www.touch-of-the-light.com
1952年 Coleman 200 正式進入A版

也將綠色的油壺改成紅色油壺,脖子的顏色也改變了成為黑色

貼花使用黃色邊緣貼紙

這咖我沒有,所以轉用網路照片來介紹給大家認識一下

燃燒架似乎還是維持原來的底部多孔設計,上U型管還是2件式設計



1953年 燃燒室框架設計就改變了,取消了原本底部打洞,其實底下打洞並沒甚麼好處
熱氣流容易傳遞至油壺,這時候脖子還是黑色
U型管改為3件式,這樣在製作上應該也比較好做,2件式的還必須要做縮口處理

1953年末 脖子終於變銀色的

以整體造型來說黑色並不是很討喜,但也是一樣,物以稀為貴,數量少品相好的,價格也是非常天價!
傑夫的攝影專頁 http://www.touch-of-the-light.com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