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覺得, 跟你的裝備多寡或是場地設備有關有人提到夏天會熱如果有電扇其實就解決了, 找個旁邊有溪水可以玩的營地更好可以玩水也能降溫至於電扇你可以找有提供插座的營地, 或是可以用電池的電扇, 或是自備電匠之類的東西下雨就是要有天幕或炊事帳, 才不會只能窩在帳蓬裡甚麼都不能做當然也可以找有棚架的營地, 或是提供天幕or炊事帳出租的營地冬天會冷保暖裝備多一點, 保暖等級高一點, 有圍布或邊布的炊事帳(擋風), 甚至加上焚火台/暖爐一樣露得很舒服當然真的沒經驗, 第一次可以去不要太高海拔的地方, 避免臨時有狀況不容易撤退裝備不夠的時候(這邊指天幕或炊事帳等單價較高的東西), 可以先找有額外設施的場地當然最簡單的也可以從地點改善, 比如夏天去山上的營地, 冬天去平地或南部營地然後夏天就自備電扇, 看是找提供插座或用電池電扇或是自備電匠之類的冬天裝備不足才真的比較麻煩, 冷的要死又無法讓自己更溫暖, 真的冷起來是很不舒服也容易生病夏天就算沒電扇至少把外帳拿掉也會比較涼爽, 或頂多睡的滿身汗但起碼不至於感冒, 或是辛苦點拿扇子搧還有第一次露找有經驗的人同去也會比較好或是如其他版友說的, 去知名營地, 也會有很多老手可以請教
rocococello wrote:因3/30-3/31..紅柴水鄉第一露.(恕刪) 去墾丁紅柴水鄉第一露的人一定會中毒。大海、大型游泳池、珊瑚礁、夕陽與周邊景點等。我是把露營定位在[戶外生活]當野外的家[野家]吧?搭配城市的[室內生活]。兩個都是[家]。因此帳棚買[屋式],露營地的選擇就是你說得不用買農舍也可以睡在野外天人合一。因此會找各種主題的營地野家來[定居]。目前找到的台北市中心不到六公里的[野家]是個沒什麼開發的山谷溪流付錢營地。墾丁紅柴是珊瑚礁海邊野家。高山的野家以前去過,最近十年是台灣地震期,少進山區,還沒找。只當[體驗行]或[重遊]。(比如說竹東尖石那路線在七二水災全毀,之前去露營的照片成了歷史照片)。哪個季節啊?想去露營就去啊。下雨天氣冷熱都去。反正是去[野家]都是自己的家。屋式帳棚的好處是看起來像房子,有客廳、臥室。最近孩子長大了,國小五年級,快六年級了,正在籌劃新買臥室帳想給他一個帳篷自己搭,就變成三合院分房睡囉。挑選帳篷前都有精密計算過與需求取捨等。一輛車都裝得進去。裝載包括各種道具的保養與行車路線等地防震吸震等。充氣睡墊、羽絨睡袋就當作防震版囉。檜木野餐摺疊桌當隔板與成載重量平台囉。吃當地美味第一優先。隨身攜帶咖啡粉採用沖泡改良式味道比美虹吸式的。維生用的水到便利商地買的大罐裝,避免水土不服或喝到不乾淨的水(山區營地的水大都是山泉水。海邊營地的水有重金屬問題)。(喝慣翡翠水庫自來水的人應該不習慣喝台灣其他地方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