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esyuan wrote:假如怕燙的話, 直...這支柳宗理應該是沒有做其他防鏽處理吧??!!(恕刪) 鑄鐵成分,沒塗任何防鏽,沒有不生鏽的道理....所以要思考的是,究竟多少防鏽塗層不知覺被吃下肚了....
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鑄鐵鍋從西部拓荒時期就存在了,在那樣的時空背景,應該不會有人有時間養鍋吧?為何到了21世紀,它反而顯得嬌貴,需要用完上油,細細呵護.自己的使用經驗是上完油到下一次使用(老實說我不常用),真的會有油的臭味,每次都要裝一鍋水煮沸,讓殘餘的油飄上來,倒掉再清洗一翻,後來懶了,乾脆不上油,比照一般鍋具處理,雖然每次要用時總會有一點鏽斑,不過刷洗掉就沒事了!養鍋是要延長它的使用期限嗎?我倒覺得粗壯的鑄鐵鍋,不那麼呵護它,好像也活得好好的.
養鍋是基礎動作,我個人也主張別重度「厚工」執著講究,切記鑄鐵材相當廉價,高級鍋賣貴只不過是品牌及設計。況且國內外餐廳也同樣都要鑄鐵鍋善後「基礎善後」等同「保養」、經常使用就是最好的保養。我們手上這種黑黑的純鑄鐵鍋,別讓它嚴重鏽蝕、表面吃進化學劑就好;我甚至到後來,料理善後都還不刻意將油脂洗太乾淨,會飽保留很微量的油在上面,下次拿出來時稍微沖刷洗即可。P.S 別說遠古拓荒時代,現代老外在戶外也只撈河砂隨便刷洗。老實說若擔心吃進這些超微量殘油,我還不如擔心外面餐館是否用回鍋油〈連現在很多家庭都還在吃回鍋油〉、地溝油、化學油等等,可能比較實際呢。愛吃螃蟹 wrote:西部拓荒時期的鑄鐵鍋應該會天天用吧!而且應該只有用水洗洗,當然不用保養啦!。 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