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dflight wrote:
那您覺得 露營區應該...(恕刪)</blockquot>
已經那麼多前輩提出那麼多意見了
需要我再重複嗎?
還是你認為那都不是你要的答案
還是你唯一要的意見是
來顏氏露營請具備野營能力
roadflight wrote:您Post這篇不就是來分享兼"展"的嗎,
如此就能滿足嗎
不會抱怨4人花了1000元
就只能洗冷水
用臭氣沖天的流動廁所 嗎
說出您真正想說的吧...(沒刪)
有本事的露營玩家就算在地雷上也能安然無恙,
這的確是事實,您老也證明了...

行動馬桶我有想過,車用小冰箱我也看過,
甚至買台4WD的得利卡來露營我也考慮過,
大大的設備只能說讓我很欽佩也很羨慕;
至於提到的才4個人就佔了4帳的活動空間,
卻只需繳1000給營主,這怎麼看都不入理啊!
人家也是要做生意的,水、電、管理都要成本,
不賺錢怎麼改善設施、好好管理營地?
若換個收費方式,以80帳計算,平均每帳...
人數:3大1小(合計320人)
帳數:1.帳篷
2.帳篷附近有個空間可進行炊事,
空間要能架設 中、小型的客廳帳/天幕。
車數:1台,除非當天現場有空位,
否則不給停在搭帳區裡,
堅持要停就多租個位吧(計次收費金額自己想),
P.S.露營車視情況也得算一帳。
現行收費
大人:80x3=240人(每人250元)
小孩:80x1= 80人(每人100元)
收入
240x250=60000
80x100= 8000
----------------
合計:68000
假設改成
大人:80x3=240人(每人200元)
小孩:80x1= 80人(每人100元)
每帳:200元(包含睡帳x1,客廳帳/天幕的空間),
低消每帳500元,
露營車也算一帳(老闆事視情況自己彈性)。
收入
240x200=48000
80x100= 8000
80x200=16000
----------------
合計:72000
原來4人繳1000,變成4人+四帳要繳2000
(低消 每帳500 x 4帳每帳1人)
這收費機制可以避免有人投機老闆比較好做事。
滿不滿足是看每個人,不是看我個人,
大家的不滿是機會,
只要願意改變就可把握讓危機化轉機,
雖然我不覺得現在的顏氏會有甚麼危機啦!
說不定人家只是趁露營潮賺點外快而已。
流動廁所什麼的,沒發生的事很難有定論(←會發生嗎?),
顏氏看到咱們的長篇大討論串會不會有所行動...我管不著啊~
但在那之前顏氏牧場這個雷,
在我沒有打算帶除草機(我也弄得到)拓荒前,
沒有得利卡、行動馬桶、衛浴帳..等的情況下,
咱是不會去踩的,因為我沒屁股吃這瀉藥哩~

(萬一拉肚子還得排隊30min等廁所,是有沒有那麼自虐?)
roadflight wrote:
露客要求什麼
就大草皮,有足夠的浴廁,充足的水電供應而已
很簡單
營主們為了滿足露客
只好大與土木建築大草皮足夠的浴廁,抽取大量的山水或溪水供應遊客們使用
製造大量的污水排入我們的飲水中
或是把美好的良田變為沒有生產的露營區嗎
這就是我們要的露營嗎
看見台灣
我們看見清境的問題
再想想尖石吧
讓我們好好想想吧
我們應鼓勵的是
高山上不再適合種植的農場或果園改植保安林木,轉為低度使用的露營區
或是在於農閒時才開放的露營區
願台灣一切美好
我們不應該只有
負面的抱怨
而沒有
正面的建議
讓子彈飛
再來
雪花vs馬桶
營主為什麼要滿足露客?
很簡單,因為想賺錢,收露客繳納的錢
所以依照你的邏輯,你最該做的事就是去真正的野營
當你也繳納錢給營主的時候
你也就是你口中「把山林變草皮、把良田變露營區」的幫凶之一
再來,請問600人的用水量大?還是400人的用水量大?
600人的排泄物多?還是400人的排泄物多?
所以抱怨營地超收的文,在這方面也是有其正面意義
roadflight wrote:
我希望去露營的人可以少一點
大家都看到了
你口中的大道理,都是從別人開始做起
你希望去露營的人可以少一點,你為什麼不由自己做起?
如果你希望露營區不要再繼續增加
但你自己又希望露營的話
你可以從此以後都去真正的野營,不要再付一毛錢給收費露營區
只要有錢賺,就會發生你說的這種事情啊
現在開始,就看你會不會繼續做這種資助收費露營區的事?
你提的大道理就由你開始做起,很難嗎?(我看是很難)
對了!
世上還有環境污染的問題、碳排放量(暖化)的問題...
很多露營裝備是石化工業的產品,汽車也有環保級數差別
你這麼關心環保議題,自然應該知道怎麼做了吧?
roadflight wrote:
是呀
那除了抱怨外
您能提供建議呀
不要只抱怨
不建議
請教各位鄉民
您們覺得 露營區應該提供
怎樣 的"埸地和服務" 才是好的露營區
才不會被鄉民們抱怨
我認為店家有自己的經營方針是很合理的。但是資訊要透明,例如網頁應該公告,可以收多少人,有多少間廁所之類的。就像前陣子有家麵店,貼公告,表明不接受帶會哭鬧小朋友的父母前來消費。這是店家自己經營的權力,喜歡就去,不喜歡就抵制。
抱怨應該是抱怨資訊不明確、超收人數,而不是抱怨環境。如果顏氏牧場的資訊明確,沒有超收,又有人上來抱怨環境想要取暖,大概只會被轟回去吧~~~
所以版大就不要在「什麼樣的環境,鄉民才不會抱怨」的論點上來打轉了~~大家抱怨的不是環境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