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前輩,小弟的帳篷是Coleman 4s 目前夏天在露營,雖然都往海拔高的營地,但是中午下午豔陽還是曬的哇哇叫,最近開始在找天幕,發現林林總總,不管是Coleman 、sp、IPRO、cAmp33等...再來材質,什麼棉天幕、科技棉、尼龍...還有長方形、蝶形、楓葉形...實在是有點眼花撩亂下不了手...小弟的訴求是希望前庭有個空間,晚上睡覺時可以把帳篷的前庭蓋下,外面的東西還可以遮風避雨的。
小弟都跟友人團露居多,雖然友人都有客廳帳及大天幕,但礙於空間跟隱私的問題還是希望有個自己的小天地,希望各位前輩可以提供小弟一點意見...目前是比較偏向蝶形以及楓葉形,謝謝。
下雨天加上溼度高只能多搭天幕帳去解決溼度高不適應的問題,並不是每個家庭都不能適應帳篷淋雨。我的朋友如果以前常從事登山活動的夫妻檔,因為小孩改從事露營活動的,都會覺得露營天氣乾爽很多。如果是住飯店或民宿慢慢的跟我們一起嘗試露營的,遇到下雨或大太陽一般都會覺得不太舒服,適應度會有不同。依我們的經驗簡單整理如下。
大太陽日照下=
(1)帳篷直接太陽照射下─悶熱
(2)先搭天幕再搭帳篷,帳篷在天幕下-相對涼爽很多。
溼度高時=
(1)帳篷直接搭無天幕,外帳會很溼,偶爾滴水到帳篷內帳。
(2)天幕下搭帳篷,天幕會很溼,偶爾滴水到帳篷外帳。
下雨時=
(1)帳篷直接搭無天幕,外帳溼掉,帳篷四週都是爛泥,帳篷內感覺很溼。
(2)天幕下搭帳篷,帳篷內相對乾爽很多。
下雷陣雨或特大雨=裝備不足待不住,大多有基本裝備的家庭還是覺得不方便與不舒服,所以不建議出門。
好天氣收帳=回家後,把裝備放回架子。
下雨天收帳=回家後一定要馬上把全部溼的裝備陰乾,才能放回架子,工程很大。處理太慢導致帳篷悶溼太久,會退化很快,壞的很快。
(特別注意:不管天氣再冷,保暖是睡袋跟排汗型保暖內衣褲的工作,帳篷內帳的蓋布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通風,不能關起來,不然內帳會溼掉。)
帳篷的抗熱,防潮溼還是跟搭建環境的關係最大。帳篷會熱或下雨不適應,搭天幕下。天氣冷,一定要搭客廳帳才會舒服。基本上適應能力好,能少搭一項裝備,但舒適度一定不一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