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有人在提倡登山露營,這次麥擱舞颱風真的賣歌舞了
這應該是登山界的新聞,但露營要提升到登山露營,露友本身要加強的技能與野外求生的技能要比露營的技能在加強十倍,包括縫紉技術都要列入登山技術之一。
PS有次跟隊登玉山,帶隊的與一半成員都是軍事官校的未來軍官的種子,冬天,風很冰。帶隊的軍事要大家在風口上休息,只有我一人到旁邊的大石下休息。那位帶隊的軍官還要我回到隊伍中,我笑了笑,那邊是[風口],這邊有石頭擋風阿,我納涼,你們吃冰。那位帶隊的未來軍官竟然反問說:他哪知道大石可以擋風阿,軍校又沒教這個。暈~~
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這批軍官按照軍中習慣正常表現的應該到中校了,正是目前台灣軍方的主力幹部之一。
帳篷垮 水及腰 6山友熬過颱風夜獲救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 2014年7月25日 上午6:10
相關內容
帳篷垮 水及腰 6山友熬過颱風夜獲救看相片
帳篷垮 水及腰 6山友熬過颱風夜獲救
帳篷垮 水及腰 6山友熬過颱風夜獲救看相片
帳篷垮 水及腰 6山友熬過颱風夜獲救
空中救援 花了56萬
〔自由時報記者劉濱銓、佟振國、張協昇/南投報導〕梁姓嚮導夫婦19日帶著7歲與9歲的2幼子,偕同兩名友人「能安縱走」(能高山到安東軍山),卻因麥德姆颱風來襲而受困,沿途又無山屋,6人躲在帳篷渾身濕冷,9歲男童還失溫,前天用手機緊急求援,空勤總隊昨用直升機將6人救出。據估計,這趟直升機救援任務,成本至少56萬元。
4大2小能安8天縱走
外界質疑,為何在颱風天帶2名孩童攀登2800公尺的崎嶇高山?何況行程長達8天,沿途連一間避難山屋都沒有!
梁妻說,2個小孩登山經驗約5年,爬過台灣2、30座百岳,才帶他們上山,不料GPS裝備、飲食、爐具,因風雨過大而泡水。
梁某昨晚說,入山時有許多登山隊伍跟著上山,事前也納入遇颱風的應變計畫,只是颱風提前登陸,加上自身判斷錯誤,才會受困。
南投消防局人員表示,颱風期間若公告禁止入山仍強行登山者,依災害防救法可處5萬到25萬元罰鍰,但獲准入山後才公告,就沒問題。
據了解,6人於19日從仁愛鄉屯原登山口申請獲准入山,預計26日自奧萬大森林遊樂區下山。中央氣象局在18日發布麥德姆颱風成形,但不確定是否影響台灣,6人19日入山,20日於能高山附近的台灣池紮營,21日在能高南峰營地休息,傍晚5時,氣象局才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判斷錯誤 身陷風暴
6人預計22日走到萬里池躲避颱風,不料颱風行進速度快,加上2名男童腳程延誤,22日凌晨2時,氣象局發布陸上颱風警報,不到上午10時,山區已風雨交加,過了光頭山就無法前進,只能在附近凹地避難。
梁某說,當時風強雨驟,帳篷被強風吹破,營柱變形,帳篷嚴重進水,4名大人靠著微弱燈光,整晚撐著營柱,和小孩坐在墊高的背包上,大人水深及腰,小孩被淹到肋骨下緣處,驚恐度過風雨夜。
前天中午,他們才撥通手機向南投消防局報案,指裝備淋濕、帳篷被吹走、人員失溫,仁愛分隊派出8人隊伍前往搜救,但因天候惡劣,難以入山,直到昨早空勤總隊第三大隊第一隊獲報,自台南出動直升機營救,冒著每小時90公里的強風,將6人送到竹山消訓中心。
梁某獲救後激動落淚,指山上風雨交加,一度擔心撐不下去,因此每隔15分鐘就叫醒兒子,所幸僅大兒子輕微失溫,其他人無大礙。
梁小弟弟恢復體力後,被問到最想做的事,童言童語地說:「想看看有沒有上電視新聞!」讓搜救人員傻眼,6人隨後拒絕就醫即離去。
都很想說:你們自己不愛惜自己生命就算了,千萬別把救護人員的命也賠進去!!
更可惡的是,不管有沒救到人,
還被嫌救援行動太慢,不專業!!
要不是有這些爛人,自以為可以避過颱風登山,
又何必浪費社會資源去救人??
chin11072002 wrote:
6人於19日從仁愛鄉屯原登山口申請獲准入山,預計26日自奧萬大森林遊樂區下山。中央氣象局在18日發布麥德姆颱風成形,但不確定是否影響台灣,6人19日入山,20日於能高山附近的台灣池紮營,21日在能高南峰營地休息,傍晚5時,氣象局才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判斷錯誤 身陷風暴
能高安東軍不是郊山、也不是1~2天的百岳
當他們遇到台風時,不好意思很尷尬,剛好在路程的中段左右
要下撤都不是1天就能下山的
七~九月原本就是台灣多台風的季節
入山前看到有台風成型,就該多注意台風動向
是我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改成南華山2日遊
再不然到台灣池時,也應該知道台風會往台灣過來
21日那天就應該以安全為考量,再退回天池山莊(至少那裏有山屋)
不過這些都是馬後炮了啦
有些爬山的人,看到山屋好不容易申請到
or假好難得才喬出來
都很願意一賭上山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