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七月初去了一趟河內,剛好飯店周邊有一家cong(像夜店,附現場演奏,店內排滿滿的童軍椅,吵得要命,卻有一堆年輕家長帶小朋友坐在那邊讓它吵),有嚐鮮一下,椰奶咖啡,喝起來不太像咖啡,比較像有咖啡味的手搖飲料。回來沒多久,台灣的cong就開張了。我沒喝過台灣的,我女兒兩邊都試過,感想是不太一樣。當時也試過河內的特色咖啡,蛋咖啡(舊市區專賣蛋咖啡的老店,非cong),喝起來還是不像咖啡,像用喝的提拉米蘇。會搞那麼多名堂而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杯咖啡,至少有個理由,越南雖為咖啡大國,但豆子品質普遍不怎麼樣。
越南咖啡,在種植上主要是以羅布斯塔為主,占了96%,阿拉比卡品種在越南只占了4%。因此在越南,他們很習慣喝羅豆,而羅布斯塔相對的味道比較重比較嗆,所以越南人很習慣做兩件事,第一,在烘豆的時候,除了烘得更深之外(所以使用越南滴滴壺沖煮越南咖啡就很合理),常常會在裡面加一些牛油進去烘。另外,在沖煮咖啡的時候,也常常在裡面加了一些調整風味的東西,比如說煉奶、雞蛋或椰奶。所以喝越南咖啡的時候,請把它當作特調,而不要當作咖啡,你就會釋然了。當然,咖啡至上的你可能會鄙夷越南咖啡,但事實上這就是咖啡在各地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的喜好,沒有對錯,只是你喜不喜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