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有試過幾台磨豆機,
發現磨義式的刀盤來煮單品風味還是不夠清晰乾淨
或者手沖磨豆機來玩義式萃取,在調刻度的萃取敏感度又不足
常常轉細刻度後居然秒數還不變,且調不到想像中的風味走向
而市面上精品咖啡店及玩家級的EK43又價格不便宜
而文章開始前先說結論:
Mazzer Philos完全可以勝任我目前的需求,甚至可以讓烘豆師調整風味

米蘭咖啡展時Mazzer發佈了新一代filter的磨豆機Philos
簡潔的外觀加上號稱接近零殘粉的設計
重點強調Made in Italy手工組裝,workflow也有重新設定下
機器來我就買,從和代理商下訂之後就非常期待。
這個月陸續國外有人開箱,咖啡YouTuber還給了The Beast野獸的封號
又看著國外論壇得知交機時程推延,連美國官網似乎都還沒上市
沒想到今天吃個中餐回來就踼到箱子... (老梗)

---
開箱
Philos- Made in Italy 真香

真香中還有箱! Mazzer是不是偷省箱子設計費用,外箱就是Omega放大版

- Philos全配件開箱
- Venice, Italy手工組裝證書
- Philos組起來
不得不說消光黑金屬拉絲的機身非常有質感
磁吸式的Mazzer不銹鋼Logo刻印前蓋非常有份量
來自義大利的工藝用料很紮實,線條優雅放在吧台上簡直是藝術品
Philos特別設計刀盤槽至出粉距離非常短
本身又有裝備彈粉簧片可將導粉管裡的殘粉彈出
實測入豆出粉克數幾乎不少
但對於挑剔的玩家,Philos再附上清粉管刷,達到接近零殘粉
並且還有設計磁吸收納,真的是非常貼心
- 除粉管刷轉一轉
- 磁吸管刷收納處
---
實拆Philos
一台磨豆機刀盤清理的流程簡易度一定是大家關心的
並且拆完後的刀盤歸零復位更是重要
我就曾經清小富士刀盤時掉了鎖的零件,還得上網購買
Philos拆刀盤清理從頭到尾不需要任何工具
並且歸零區與刀盤區分開,拆刀盤不會不小心動到刻度
這次Philos也配備64mm的刀盤,據說都是為了Philos特別設計的
手動鬆開左右螺絲,中間提把往外一拉即可拉出刀盤
清理方面真的是不掉零件無腦的簡單
看得出Mazzer針對filter用戶清理刀盤的簡化流程

- I200D外刀盤
- I200D內刀盤
- 入豆先做大部切割
Mazzer Philos有分兩種刀盤 (取自官網不專業翻譯)
I200D是強調手沖風味層次,表現上乾淨清晰,官網上強調更容易表現咖啡的酸質及果香
I189D是加強萃取口感,適合較中深焙的咖啡豆,適合呈現傳統義大利濃縮咖啡
官網可參考: https://shop.mazzer.com/products/philos
我是選擇I200D的刀盤,平時主要是以玩手沖為主
而義式也是玩淺焙SOE,的確實測上是蠻容易表現豆子的特色
而調整刻度及歸零的地方是在刀盤的另一頭
先前有看網路說在後面看不到,比較不好調整有點反人體工學設計
我實際使用上,因為轉盤比較大
建議可以用雙手轉較省力,轉盤數字倒是蠻清楚
而刻度有145格可以調整
- 刻度轉盤歸零齒輪
- 與Omega同設計血統
---
Philos接上電與測試器材們合體!

風味實測
首開機發現馬達聲音很小聲 (比起小富士)
加上整體Mazzer對filter刀盤結構的重新設計
磨起豆來非常的平均,且速度不慢
使用器材
手沖
V60 switch配酵素漂白濾紙
BWT過濾水 92度
20g咖啡豆
繞圈注水150cc,流光後再加200cc水浸泡10秒後流畢
磨粉實測不得不說殘粉量非常少
實際磨了三把都是20.0g豆得20.0g粉,
我目前習慣彈個兩三下把導管內的粉彈徹底點,也確實效果不錯
- Philos與手沖架合體
- Philos原配小豆槽
- 20g豆磨得20g粉
咖啡粉的均勻度參考 (刻度#88)

刻度#88一杯入魂測試
1. 衣索比亞 日曬 布穀阿貝兒花魁 (淺焙)
在與其他磨豆機類似顆粒大小下,
手沖起來感覺流速比起先前使用的磨豆機快
日曬豆原本較少的果酸在高溫段就可以喝到
尾段果汁感強,風味即使是日曬處理的豆子也很乾淨
2. 巴拿馬 綠標 水洗藝伎 (淺焙)
在前一杯酸質明亮且風味乾淨的狀況下
我讓藝伎前150cc前段萃取通過Paragon冰石
高溫度入口有瞬間感受到類似肯亞豆的明亮果酸
這個是在其他磨豆機,包括同品牌的Omega手磨都沒有喝到的
佛手柑及花香的香氣、柑橘及蘋果酸質明亮
更令人意外的是溫度降下來後
藝伎甜度非常漂亮,同時在風味轉化間還是可以喝得到類似蜂蜜檸檬的明亮果酸
這台磨豆機頗有EK43的特性,把豆子原有的風味放大
但是對風味乾淨及清晰感,我認為是完全可以達到令人有杯測辨識趣味體驗

---
義式萃取測試
使用器材及參數
義式機: Black Eagle VA388
克數: 16g
水溫: 91度/ with 9.0 bar
咖啡豆: 中深焙義式配方
原廠設定預浸
通常經驗上磨細比較容易受到靜電影響
導致粉吸附在刀盤及管槽內無法落下來
原廠說明書寫Espresso的刻度是10-40
一開始調40整個爆杯笑死,調到10才正常
Philos刀盤至出粉的間隔非常小,加上彈粉簧片的設計
入豆16.0g出粉15.9克,殘粉在可接受範圍
- Espresso刻度
- 16g出粉
實測調整刻度後萃取秒數變化 (#10 -> #12)
刻度10萃取為27秒,相較刻度12萃取為23秒
- 漂亮的老鼠尾巴
- #10
- #10/27秒
- #12
- #12/23秒
兩個刻度的差別,風味確有顯著的變化
較細的#10幾乎直接喝不到酸質,
而#12我們三個朋友一起都有感受到酸質明顯且轉甜
Espresso黏度兩杯都很不錯
最後測出來是用 #10但減粉至15.5g,萃取時間也大概是23秒
甜度明顯且堅果、黑巧克力香氣濃厚
--
磨了那麼多把後才想起有那根
對就是那根為挑剔玩家附上的管刷
實際轉一轉清出來後,
就是這麼一點殘粉0.1g連秤都都數值都跳來跳去
按成整數進位後就是0,實際大家看圖吧

---
更多Philos配件圖
- Philos
- 金屬質豆槽
- 磁吸粉杯
- 說明書海報
---
優點以上請大家參考
結論我認為對於咖啡發燒友來說可玩性高
手沖咖啡店家升級這台也可以出杯SOE的品項
在風味萃取參數調整是絕對可以勝任的
細粉量也控制很好,Mazzer確實有針對Filter的用戶有備而來
Philos是一台很單純硬底子工夫磨豆機,沒有任何的數位零件,相信也不太會故障
但相對其他磨豆機缺點總是有的
1. 豆槽雖然很有質感但很小只能容納60g,所以你要磨半磅的豆子是要分次倒的。我有詢問過代理商,應該會有相適大容量的豆槽可以購買,或者看有沒有第三方可以開發相適套件,感覺應該不會很難做。
2. 轉速不可以調,原廠設定就是1400 rpm (50 Hz) - 1600 rpm (60Hz),如果想要玩速轉差異萃取的人就要考慮一下,我個人比較懶是只調刻度不影響,剩下參數由義式機來玩就很多了。
3. 刻度轉盤在背面,可能放置的地方就要留手能伸到背面去調整的空間
4. 沒辦法數位定量,磁吸置杯架也沒辦法放義式手把,希望未來有手把架的配件
5. 價格相對ek不到一半但也是要「幾萬塊」,捏下去買義大利原裝磨豆機是否有價值見人見智,不過一次到位短時間不會再被燒到了

以上是咖啡因過量的開箱上手簡測,也歡迎大家討論分享目前家中的咖啡配置哦 (相信我們都是為了煮給太座家人喝才投資的沒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