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顏值來說個人較頃向於MARA X,但是Elizabeth有獨立雙鍋爐+10分鐘快速開機又蠻吸引人...
兩者價錢一樣配件及贈品大致相同,但Elizabeth有多送一個四孔蒸氣噴嘴。
蒸氣出口一個在左一個在右,雖然家裡的擺放位置喬一下是都可以適用,但說實話蒸氣口在右的Elizabeth會比較方便些。
可以請大家在外觀顏值及實際使用的方面,給我意見取捨一下嗎?
04/26更新
今天機器送到了,其實我購買前只有看過網路影片並沒有實際看過機器,所以才會一直糾結在外觀顏值這個問題上;因為網路上看到的影片看起來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家用外型。
然後拆完箱歸定位之後,心裡的想法是...嗯,真的就是個家用的機型這樣XD
不過整機不鏽鋼拉絲的金屬質感比想像中好許多,其實本人還不難看。
第一次開機有計時,結果是九分四十幾秒達到工作溫度,跟官方宣傳的十分鐘是很相近的。
新版(VER.3)有預設強制待機,機器不工作達到一定時間(我忘記是幾分鐘)會進入待機模式,廠商有教我如何開啟跟關閉此功能,我是把它關閉掉了,因為一般早上使用完後就到隔天才會再用,雖說偶爾晚上也會煮一兩杯,但使用完後直接關機感覺比較實際,待機可能比較適合多人使用的場景,可以節省機器預熱時間。
機器一旦達到工作溫度後是會持續維持在設定的溫度(預設咖啡鍋爐95度,蒸氣鍋爐135度),整台機器的外殼就會變得很燙,雖然不至於到會燙傷,大約是手去摸到會下意識趕快拿開這樣的感覺。
機器運作真的蠻小聲的,開機後會先預熱咖啡鍋爐,大約五分多鐘就達到預設的95度,然後繼續加熱蒸氣鍋爐,此時會有大約一兩秒鐘的蒸氣嘶嘶聲;實際沖煮時廠商宣稱的靜音震動式幫浦的確很小聲,幾乎到可以無視它的狀態了(跟我原先的雜牌機震動幫浦比較)。
新的手把超級緊,用比較大的力氣還是無法旋轉到90度方向,大約只能到75度左右就緊繃了,理論上用久了應該會愈來愈鬆吧?
試了一下蒸氣,防燙蒸氣管摸起來只有微溫還真的不太會燙手,感覺機體都還比它燙。蒸氣的出品量只有壯觀可以形容,135度就這樣,不知道調到145度的話是否會更強;額外附的四孔蒸氣噴頭改天也會來用看看差異大不大。
機體真的小,比原本的機器大不了多少,這是一個好處,可以無痛擺放在原處不用挪動其它設備。
目前比較不滿意的是它的水箱,從外觀看不到剩餘水量,感覺稍許不便。然後手把的握把是塑料材質,搭配亮晶晶的不鏽鋼萃取頭很明顯的頭重腳輕;原本舊機器的加壓手把是鋁質的吧?51MM整支輕飄飄,現在換到58MM不繡鋼的手把這重量真是有感。
原本誤以為這台只能設定好沖煮時間,時間到就自動停止萃取;但原來它除了自動模式外也有手動模式,可以隨自己喜好隨時停止萃取,只能說功課做得不夠多XD
quen17 wrote:
小弟MaraX,每天(恕刪)
這拉花好棒!崇拜...
謝謝您無私的分享詳細心得,我感恩的收下了!
這兩台應該就差在沖煮頭,跟一個是要手動控制咖啡萃取量,一個無腦設定流量這樣。
然後一個熱交換(鍋爐大),一個雙鍋爐(但鍋爐小)。
個人對咖啡要求不是太高,只求穩定出杯即可,每天早上一杯偶爾夫妻各一杯,晚上看心情偶爾一杯這樣,兩台應該都能滿足啦XD
主要老婆愛喝手沖,所以這台是我使用的機會較高。
目前的機器是俗稱玩具機,出杯品質很不穩定,常會喝到焦苦或是濃淡不一的情形,升級後最希望能改善這一點就滿足了。
zapper wrote:
剛好今天有影片你可以...(恕刪)
有去看了,可是看完還是在猶豫外型的部份,其實功能的選擇兩台應該都可以滿足需求XD
holyduck wrote:
如果豆子固定,Elizabeth...(恕刪)
這個就是我比較不解的部份,E61沖煮頭到底厲害在哪裡?我還需要再做一下功課...
謝謝上面回覆文章的前輩。
yuppycat wrote:
請問用到現在,能繼續...(恕刪)
這篇文被挖出來才驚覺到機器已經使用了半年多了呢。
要說對這台機器有什麼獨到的心得其實是沒有XD
但在這段並不算長時間的使用歷程中,漸漸感覺到它是一個忠實且讓我滿意的存在。
首先是它的自動清潔行程實在很便捷,清潔的效率高而且穩定,讓我感到放心;有幾次在清潔行程跑完後拆下沖煮頭濾網觀察沖煮頭,還真的洗得蠻乾淨的(當然也因為我的使用率換算下來並不高啦)。
再來是它的蒸氣量...實在蠻壯觀的,我用過一小陣子四孔就放棄,改用回雙孔頭了,等練好拉花之後再看看有沒有必要再度使用四孔蒸氣頭;我用雙孔,蒸氣只開一半,都覺得打發速度太快;因為我拉花小白,速度太快反而有點措手不及。不過這台的蒸氣量我真的大推,不僅速度快,蒸氣量非常足,能連續使用(因為鍋爐加熱速度十分快,所以只要水箱有水都能夠幾乎一直打下去;你奶缸總要倒牛奶吧?往往打完幾杯之後溫度不足時,你剛好這時去補充一下奶缸的奶機器就又加溫好了這樣),蒸氣品質很棒(夠乾燥)。
壓力穩定,出杯品質一直以來都差不多這一點有符合我當初購買時的需求。
陸續也有一直在觀察網路上關於這台機器的資訊,偶然發現到原來這台還有工程模式,能解放一些原廠沒有說出來的功能...例如實時顯示目前的溫度數值啦(原廠預設設定是按一下按鍵才能顯示咖啡沖煮溫度,再按一下顯示蒸氣鍋爐溫度這樣),更進一步改變原廠設定的高低溫限制啦(原廠出廠時就已經能在機器的LCC面板中修改一些參數了,但工程模式能改的幅度更大,種類更多),改變預浸的模式啦等等,有蠻多功能可以去修改,還蠻讓我驚訝的,而這些在台灣的各大開箱影片中完全看不到,反而是國外一些YOUTUBER真的玩很大,非常用心在破解機器的極限。
要說不滿意的點,其實還是那個水箱,真的有點小,而且水箱抽換的方式不是很便利,水桶的質感也蠻糟的。不能很清楚的辨視出殘水量是一個硬傷,你非得要掀開水箱蓋然後把水箱提起來才看得到殘水量,真的蠻麻煩的。
雖然原廠很貼心的有一個"殘水量不足時仍能讓你將目前這一杯咖啡萃取到完成"這樣一個功能,也就是其實出現水量不足燈號時,其實水箱裡的水還是足以讓你萃取完把手上的這一杯咖啡絕對沒問題!
但往往就是有那麼一個萬一,咖啡是煮好了但我奶泡打一半啊啊啊啊啊啊!這個時候出現缺水警示,我打一半的奶泡就很尷尬了,現在的牛奶也這麼貴啊是不是?當然這不是很常發生啦,或者你就要記住已經煮了幾杯咖啡?是否該補水箱的水了呢?有記住有保庇這樣。
假如水箱能改善,我覺得我會給這台90分以上,目前因為水箱這個小缺憾我只能給88分。然後不足的分數就都是外觀之類的被減掉了。外觀真的太方正普通了,讓人難以發覺其實它是這麼地幹爆強大。
這台機器加溫快,保溫強大(我一般沖完咖啡就直接關機,但有時候過了半小時甚至一小時又想煮,再開機時發現溫度下降不多,再加溫三十秒或者至多一兩分鐘就可以再使用了,加溫跟保溫強大這兩點真的很加分)。
而冷機加溫也一直很穩定的落在10分鐘以內,沖煮頭跟蒸氣就都待命中了。我現在甚至很懶的裝置了一組智慧插座,有時候人在外面,快到家以前在車上對著手機說:OK GOOGLE,打開咖啡機,咖啡機就會自動打開加溫,回到家就能立刻開煮,時間一點都不浪費。當然起床前也能這樣用。
簡單講這台除了水箱以外,還有就是震動式幫浦是一個不足的點,不過以這價位來說並不能算是缺點,否則加一倍價錢直上BIANCA,就能擁有迴轉式幫浦啦是吧?還能順道一次擁有變壓式沖煮和美型外觀再送你加大水箱及可自選安裝水箱位置勒。
以家用機器來說,我個人覺得該有的都有,幾乎可以說在這價位帶中算是非常完美的機器了。尤其能夠無腦設定各項指數,我覺得是這台的強項(而且設定值都能很精準的達成並且維持,然後顯示在螢幕上,蠻屌的,對有強迫症的人來說啦X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