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藍山No.1 咖啡豆真假請益

想請問左邊那些是真的藍山No.1嗎?
最近從朋友推薦一家店家買了一些藍山No.1 (中烘焙)
不過一打開包裝 怎麼好像怪怪的
藍山No.1 咖啡豆真假請益

形狀大小都很不一 跟我之前跟別家買的都很不同
(剛好我每次買豆都會留一兩顆豆收藏
越想越不安 所以請各位大大幫忙看一看
2021-04-05 11:20 發佈
anders1 wrote:
想請問左邊那些是真的...(恕刪)

先講結論:您要以它的風味以及烘豆商的信譽風評來鑑定,而不是豆貌。

手邊任選幾支藍山生豆,有開封的也有未開封的,由左至右:克里斯戴爾、米德爾頓、西法利亞。
藍山生豆的特徵是瑕疵極少,據我所知能成為No.1,海拔2200英尺以上會是其中一個主要標準,確保風味細緻度、豆徑須在17目以上(所以可能也有18目的...)。


說實話,若是藍山混入20%之內的哥倫比亞豆,可能只有極少數特異人士能喝出差異;若是以杯測方式來檢驗您手上的豆子,建議專注於整體的均衡度與細緻度這兩個藍山指標。

下面是淺中焙的米德爾頓藍山No.1,大小也是稍稍有點不同。


另外,單以豆貌來說,樓主右邊的豆子若大部分都像這顆中間縫開度不足,應是左邊新購入的豆子烘的比較透...
以上是個人淺薄看法,待其他專業大大指教、補足。
老譚說做生意要童叟無欺,對得起良心。 老譚的年代,沒有大學只有私塾。 於是小譚便以父為名、莫忘初衷。
anders1 wrote:
想請問左邊那些是真的...(恕刪)

拿一粒跟一把豆子比?

難不成右側那一粒的同批豆子,都長得完全一樣?

你左側的那一把,也不是粒粒皆同。
hillside wrote:
拿一粒跟一把豆子比?(恕刪)


當然不能了
不過我上面有說過了 因為我只留一兩顆豆子所以不能拿多一些作比較
但我記得很清楚 每一顆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我才有這樣的疑惑 (不知道是再挑過豆還是原來No.1就是這樣均一的大小形狀)
bradytan wrote:
先講結論:您要以它的(恕刪)


謝謝大大詳細解答
看來是我以貌取豆了

剛剛找到之前買的那些豆的相片
請問是不是炒的不夠透?
anders1 wrote:
謝謝大大詳細解答看來(恕刪)


不確定,還是要回歸到喝起來的感受。咖啡本來就不是拿來看的...
沒那麼厲害看外表就知道風味與烘焙好壞。
至少也要有剖面或是研磨前後的艾格壯數值做推測。

既然會買藍山,應該選擇信譽良好的店家、本身的味覺應該也能夠分辨細微風味,比較好奇為何會換來換去呢?
高階豆種的售價合不合理也是一個問題。
老譚說做生意要童叟無欺,對得起良心。 老譚的年代,沒有大學只有私塾。 於是小譚便以父為名、莫忘初衷。
bradytan wrote:
不確定,還是要回歸到(恕刪)


的確也是
我太著重豆的外型了
味道跟香味都是我印象中的味道

其實都是價格問題
之前的大約要 1500/100g
這次 750左右就買到了
買整桶的比較保險 .... 最好是日貨

但是一桶差不多就4~5萬左右
如果純外貿協會 你會錯失很多特殊的好豆

其貌不揚不代表風味不佳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anders1 wrote:
謝謝大大詳細解答看來(恕刪)


題外話......大大的鍵盤是不是該換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