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就先不討論所謂的義式咖啡及義大利咖啡,就是一般用義式咖啡機做出espresso加水的美式或加奶做出的拿鐵。
大家都知道義式主要就是要投資咖啡機及磨豆機,以店家而言,普通雙孔的咖啡機+磨豆機也要10幾萬,光是器材成本就要先燒一筆錢,但是一般美式的價格大約就是40-100元,拿鐵大約是50-120左右,星巴克太高端真的喝不起,但是以器材成本來說100左右的價格我都可以接受。
手沖就只需要磨豆機、濾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器材便宜, 所以手沖派店家就會說自己的豆子有什麼莓果堅果可可風味,然後一杯便宜的手沖大約120,但外面基本價大約都在220上下,然後目的就是為了要賣自烘豆,敢賣一點的店家半磅也要4.500塊,可能也是為了攤烘豆機成本吧,但是一杯200多元的手沖我真的也喝不下去,前幾天逛了一圈咖啡展,大部分也是以手沖為主,風味單然各有千秋,但是真的喝不出一杯200多元的價值。
難道只有烘豆機有成本,義式咖啡機就不用攤提嗎???
00667904 wrote:
這邊就先不討論所謂的(恕刪)
其實你忘記了時間成本
今天一杯義式咖啡,熟練的吧檯手大概60S~90S可以做出來
如果多杯一起做甚至平均下來一杯的時間更少
另外就是傳統的義式配方豆其實成本相對低
豆+奶成本可能在30元左右
所以價差就是攤提成本和賺的
手沖花的時間就比較多了,可能是義式的5倍以上
畢竟是個相對個人化的產品
使用的豆子成本也高,基本上半磅300起跳
不同的豆子也要對應不同的沖煮手法(很講究的話)
從磨粉 沖煮 裝杯 擺盤都是商品的一部分
其實現在蠻多店家也跳脫了上面的刻版印象
比如利用手沖機器去做手沖,省去時間成本,單價就有降下來
或是SOE,其實一杯也是高單價(藝妓一杯200)
說到底就是產品定位而已
越用心 越花時間 材料越好 --> 越高價
00667904 wrote:
手沖就只需要磨豆機、濾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器材便宜...(恕刪)
義式及手沖都要技術,但義式的技術有些部分可以靠好器材來彌補,學習成本較低。手沖的技術大部分要花時間練習,學習成本較高。所以手沖的時間成本及咖啡豆成本都高於義式許多。另外手沖的器材也不見得比義式的器材便宜,尤其是磨豆機,如果再加上烘豆機的話,那就貴多了。
以前常在外面喝一杯150~800的手沖咖啡,說實在的,150~300的手沖咖啡讓我滿意的少,踩雷的多。500~800也未必一定都好喝,但偶爾喝到不錯的好咖啡就回不去了。為了可以天天喝到外面店家也不容易喝到的好咖啡、也為了降低喝好咖啡的成本,我就一頭栽進手沖+烘豆的大坑,真的是大坑,列出來給您參考看看!!
我的義式器材:ECM Synchronika + Anfim SP450磨豆機 + Monolith Conical磨豆機 + IMS分水網、IMS濾杯、拉花杯、Tamper...等等哩哩扣扣的週邊,雖然只能算是中階設備,總花費也差不多砸了二十幾萬。
我的手沖器材:EK43s(換老EK鍍鈦刀盤) + 小富士平刀、鬼齒 + Kalita Next G + 各種定溫壺 + 各種濾杯 + ATAGO 咖啡濃度計 + IKAWA Pro烘豆機 + 富士Discovery烘豆機...等等哩哩扣扣,再加上去年到現在大約買了15萬左右的各國單品生豆(大部分都花在巴拿馬Geisha的豆子上),總投資超過50萬。最近打算再買一台Ditting 807,再加個9萬多,遠超過義式的花費。這還沒有加上這二年陸陸續續去上手沖初、中、高階課程、感官課程及烘豆課程,這些課程也都不便宜,明年還打算去報貴森森的Q Grader課程。
這還只是培養個人興趣的家用手沖等級,營業用的話,每年都花幾十、上百萬去競標BOP參賽批次生豆也有不少店家。您可以參考官網的競標結果。
Best of Panama eAuction - Speciality Coffee 2019
2019冠軍豆是ELIDA GEISHA GREEN TIP NATURAL的每磅1029美元,一公斤生豆約合台幣68000元(也有人說一公斤要八萬多,可能還要加上關稅、運費、營業稅等費用吧),前陣子台北有家咖啡店推出這支冠軍豆限量銷售被秒殺。可見內行人不少,看熱鬧的也很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