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鶴嘴壺、慢磨機、篩粉器,第一次的組合試著嘗試僅有80公克的圓豆


第九天,透著一股淡淡莓果味的豆香就這麼悠悠傳出,在打開豆罐的那一霎,取出20公克靜候

燒鍋即將成為咖啡的水,等待沸騰

鶴嘴壺已在旁等待,直到沸騰後的水裝滿

插在壺上的溫度計告知該開始磨豆的88度已經到了,將這備好的獨享量放進慢磨磨豆機中,據說能減少磨豆時產生的熱度,讓待會兒的萃取液味道更純淨

此時的篩粉器也不閒著,就在慢磨機的下方接著研磨後的香氣,就這麼接著,把細粉一一的濾除後剛好來到最適合今天萃取的水溫,85度
打開篩粉器時的味道除了濃濃的粉香外還透著一股明顯的龍眼蜂蜜味道,迅速放進早已備妥並沖洗過濾紙的濾杯內

鶴嘴壺用稍強的水流柱把莓果香味的粉浸潤

隨後,細柔且穩定的水流柱就這麼穿過即將蛻變的豆粉,特別的是,當輕柔水流柱攪拌豆粉時傳來的依然是莓果,但更強烈

待萃取出150cc時剛剛的細粉也不甘寂寞的加入萃取的隊伍中直到210cc的成品出現

熱飲時第一口的感覺是龍眼,接著各種熱帶水果的風味,像是百香果、葡萄跟藍莓的綜合體一一浮現且不停的變換著
溫段出現的酒香讓回甘越重,從舌根開始漫延到整個口腔,整體還是水果的香甜
冷卻後有一股說不出來的香氣,是木質味但卻溫潤的口感
杯底呈現的依然是莓果,但不是常見的味道,似乎帶著另一種我沒法形容的植物,也許是香味表中所說的雪松吧!
不過我沒體會到草藥味,而且跟母豆的味道確實有點差異,是值得玩味的一支豆子
慢磨機的細粉量不多,但是刻度應該還需要再調細一些,而且粗細均勻度也需再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