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新手請教,應先敗咖啡機還是磨豆機?

先行向各大大問好~
小弟現時配置:
WPM ZD-15磨豆機
Delonghi EC685(已開無底手柄及改silvia蒸氣管)
操練了一段時間,都能夠用18g粉在30秒左右造出約35g的咖啡。有老鼠尾、沒有通道。。不過沖出來的咖啡都不算穩定,有25%機會帶酸味。。但是該款咖啡豆主要是巧克力、甜味,說是波帶酸的。。
就是想著會不會是機器的不足,例如壓力不足等,但磨豆機也是很重要的關鍵啊?
所以就想請教一下以各位經驗來說,小弟的配置來說應該先升級那個?
謝謝
2019-03-04 16:12 發佈

lkc_john wrote:
先行向各大大問好~...(恕刪)


您好!

我覺得可以考慮先換匿名2義式試試
如果只喝espresso,可以考慮往拉霸方向


版大是香港人嗎?
旁觀者 wrote:



您好!

我覺...(恕刪)


您好啊。。
其實我心目中是想敗WPM 310的咖啡機,因為真的喜愛那手動萃取的手柄,還有就是價錢比較相宜。。但Oscar 2又好像很帥氣,邁拓的機又有點像slayer的感覺。。

至於磨豆機呢,還在糾結於Eureka Mignon/Silenzio,Baratza Sette 270W,還有Niche Zero。。對殘粉有點敏感。。哈哈~

對啊,小弟來自香港的~

lkc_john wrote:
您好啊。。其實我心...(恕刪)


台灣這邊的人機子不會這樣搭


既然已經有定見
我只能說
買咖啡機要注意規格說明上的"鍋爐容量"

對了,哪不是E61的沖煮頭


機器買錯比買貴還慘




旁觀者 wrote:



台灣這邊的人機...(恕刪)


說實的沒有太留意鍋爐容量(外貌協會。。)現在又可以去爬爬文了解一下鍋爐容量了,多謝大大意見

lkc_john wrote:
18g粉在30秒左右造出約35g的咖啡。有老鼠尾、沒有通道。。不過沖出來的咖啡都不算穩定,有25%機會帶酸味。。但是該款咖啡豆主要是巧克力、甜味


先試試18g粉出45g-50g咖啡看問題有沒有改善,偏酸有時候是萃取率的問題。

niche zero看起來很合家用,不過台灣討論不多。
lkc_john wrote:
鍋爐容量...(恕刪)

Delonghi EC685/WPM 310應都是使用加熱塊吧...
we543543 wrote: 先試試18g粉...(恕刪)


謝謝指教,明天就試試再萃取多點看看效果如何。
就我的紀錄來說,好味道的通常出現於18g粉>出33-35g>39-41秒
Niche Zero就是沒太多評價,就是擔心耐用度方面。。還有就是很貴啊
chan.chenhao wrote:

Delonghi ...(恕刪)


加熱塊的好處是開機時間短,壞處是溫度比較不穩吧? 
對我來說每朝只喝一杯,或者閒時下午再一杯而言,鍋爐會不會有點大材小用呢🤔
如果只喝be 或soe 推薦flair +溫控壺
lkc_john wrote:
用18g粉在30秒左右造出約35g的咖啡。有老鼠尾、沒有通道。。不過沖出來的咖啡都不算穩定,有25%機會帶酸味。...(恕刪)

lkc_john wrote:
還有就是很貴啊加熱塊的好處是開機時間短,壞處是溫度比較不穩吧?...(恕刪)

只找到EC680的圖(1,2), 其應也是透過溫感Sensor對加熱塊進行溫度控制.
您敘述的 25%的咖啡較酸 較可能是萃取溫度較低所致, 而溫度低可能的原因目前想到的有. A.進水溫度低, B.加熱塊是On/Off(?)控制, 萃取時加熱塊溫度不同, C.沖煮頭溫度未拉起. 這些狀況應都有機會依其他較滿意的75%萃取流程進行調整來改善這樣的情況.
補:回到開樓標題, 若是溫度不穩的問題, 更換磨豆機也是沒辦法解決的.

lkc_john wrote:
就我的紀錄來說,好味道的通常出現於18g粉>出33-35g>39-41秒...(恕刪)

一般來說, 相同條件下, 18g/30sec->35g的萃取溫度會較18g/40sec->35g高(水接觸加熱塊的時間較長), 至於多出的10秒會使萃取率上升或下降??? Mmmm...

lkc_john wrote:
Niche Zero就是沒太多評價,就是擔心耐用度方面。。還有就是很貴啊...(恕刪)
每朝只喝一杯,或者閒時下午再一杯而言...(恕刪)

一天只搖兩份粉...有興趣入手手搖大錐刀嗎? 此坑淺了許多. : )
只是是否(手搖)大錐刀=好味道就不保證囉. : p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