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咖啡烘焙機需要預熱的疑問

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一下
看了很多咖啡烘焙的溫度曲線
好像咖啡生豆在進豆之前都需要先預熱到一定的爐溫之後
才會進豆開始烘焙
然後到回溫點後豆溫才會逐漸上升
疑問是為何一定要先預熱?
為何不能夠一開始就常溫進豆?

像有些比較簡易的烘豆設備大多是常溫就開始進豆烘烤
這個在風味上會有差異嗎?
2018-11-05 14:46 發佈
樓主應該沒下過廚房吧

廚房料理,除了生菜沙拉之外

只要有動火的,一定都是先把爐具加熱到需要溫度,然後才能下料,避免食材長時間加熱損壞風味口感

味覺靈敏的,溫度(火侯)差幾度、料理時間差幾秒,都會感覺風味差異


肚子三層非一日之饞 wrote:
樓主應該沒下過廚房...(恕刪)


這應該跟有沒有下過廚沒有關係
就拿微波爐為例
有看過事先預熱後才把食材放進去加熱的嗎?

我想還是回歸到主題上
像是手網這樣的工具就沒有所謂的預熱
只是想要了解對於不同咖啡豆烘焙都有相當經驗的前輩
分享一下這些不同工具的差異

hrean wrote:
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一...(恕刪)


其實非簡易的烘豆設備也可以這樣做
您可以試試看

咖啡沒有絕對一定如何或一定不能如何

只是,如果兩種都試過
看看兩者什麼時候超過100度?什麼時候轉黃?什麼時候一爆?
同時,喝喝看兩者有何不同
然後比較看看

比較之後,您問的問題就會不同

ps.樓主抱歉
因為有人會針對我
我再說一句
我不喜歡講答案
我也沒有義務講答案
只有真正做過、想過,東西才是你的
hrean wrote:
疑問是為何一定要先預熱?
為何不能夠一開始就常溫進豆?...(恕刪)


一般烘豆為了考慮到烘豆的一致性(可重複性),都盡可能讓烘豆條件在可控制之下;
如果你一次只烘一鍋,就不烘了,那我覺得不暖機也行。

但如果一次連烘兩鍋(或以上),有暖機的情況下還是比較能讓一開始的入豆溫度相近。
得看看說明書了
hrean wrote:
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恕刪)
這裡面有幾個問題
1.有熱機跟沒熱機烘培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風味?
2.相同生豆,如何連續烘培?並穩定在線相同風味?
3.有熱機跟沒熱機造成內鍋的蓄熱量不同,生豆的升溫速度就不同,風味?
想想看,做做看,生豆不貴,去外面上課超貴!
hrean wrote:
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一...(恕刪)


建議研究一下烤箱的食譜,哪些需要預熱?哪些不用預熱?還有連預熱的溫度都不同,這樣就會有慨念了。
我說直接說明白一點
我個人是不相信甚麼類比甚麼
例如蒸焙類比米飯(米飯是要使米含水,不知是有啥好類比的)
得罪甚麼派別就得罪吧

我純粹從物理機制陳述
咖啡豆裡面含有很多揮發性的香氣因子
過久的加熱,會使香氣因子散失
所以我們希望盡早完成烘焙
希望一進烘焙室,"有效"的烘焙就會開始

因此
希望豆子進到烘焙室之後
豆子的溫度與烘焙室的溫度達到平衡時至少會在 100 度以上(水變水蒸氣)
事實上,我預計大量的水分吸收熱變蒸氣會在 150度左右(豆子裡的壓力大於大氣壓)
所以你必須預熱
(我都預熱到 2xx度 下豆後溫度反轉點爐溫至少在 130度以上
有人說這樣會燒傷豆子喔,事實驗證真理,我烘是不會啦,你自己烘烘看)

又,綠園酸在有水的情況之下會水解然後產生苦澀物
很多人推崇的田口護曾經說過(我個人是不迷信甚麼大師),
要盡快通過橡膠相(生豆軟化的狀態)進入玻璃相(除水厚變硬)
(他說的合乎科學就是對的,不過他大概是蒸焙的提倡者,又快速通過橡膠相要怎樣做蒸焙?!)
如果你不預熱,從室溫開使拉,也可能使生豆處於橡膠相的時間拉長(不過這個原因我是比較保留,因為溫度並不高)

另外,如樓上所說,保持初始參數的穩定性也是(合理的)原因之一

我自己也做麵包
麵包也要預熱
順便說說我認為需要預熱的原因
如果你不預熱
再拉升溫度的途中
有可能使發酵完成的麵包造成快速的發酵,產生酒精,使麵包變酸變苦
這是我個人從經驗上以科學上有可能發生的現象推論的原因

我也認為
烤麵包與咖啡烘焙不能類比

如果你說,那烤餅乾呢?
烤餅乾我很少做,我也很難跟你說烤餅乾不預熱會怎樣
所以不予置評


我好像在哪看過一篇文章
意思好像是說 沒預熱直接烘 咖啡豆在爐內時間比較久 咖啡豆水分流失比較多
會影響風味
僅供參考

不過就像其他網友說的 事情沒有絕對
版主可以都試一試 比較一下 看你喜歡哪一種 FYR...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