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陶鍋炒咖啡豆(求解析)

拜讀了多位前輩的烘豆經驗分享,還有板上土砲神人的曠世鉅作

但對於烘焙完成的咖啡豆切面解析,小弟愚鈍,無法就前輩們所提的字面理解與想像,特請板上前輩們指點

前兩張圖是職業烘豆人的咖啡豆,後面幾張是小弟陶鍋炒的咖啡豆

雖然豆種不同,無法同階相較,但能否請前輩們,或是有經驗的大大們以圖論烘焙的優缺點,或是特色

請不吝給予指教。 祝大家每天煮的都香香的!

第一張(果丁丁)


第二張(綜合豆)


小弟陶鍋(黃金曼特寧)


小弟陶鍋2次烘焙(西達摩)


2018-07-25 9:4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解析 咖啡豆
重點是 喝起來感覺如何 ..

顏色烘得如何
剖面狀況如何

這不是首要探討的問題 .. 首要是喝起來如何 .. 然後再去找烘焙的問題

FZ6盧魚 wrote:
重點是 喝起來感覺如...(恕刪)


喝起來感覺【棒的不得了啊!】

以黃金曼特寧來說,個人感覺已超越店家烘焙的風味


會想要了解剖面的細節,是想要更了解【我做對了甚麼?】【我有甚麼要改進的?】

除了風味好,我也想追求烘得美觀。

呵呵~讓大家見笑了

jen0219 wrote:
喝起來感覺【棒的不得...(恕刪)


這樣就很好了,等有在研究剖面的大大幫你補充惹
西達摩中間那顆感覺有些太乾 不然就是挑豆沒挑好!?
其他的水也有一點點多
曼特寧帶太多水

或許會有點發展不全
曼特寧拉高萃取率有機會會澀



暗景太強 不太好看


不過自己喜歡就好了



(以上為胡說八道 僅供參考)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請問有記錄烘焙時間與失重率嗎?甚至是溫度?

FZ6盧魚 wrote:
這樣就很好了,等有在...(恕刪)


感謝大大的回覆與指點


chrono79925 wrote:
西達摩中間那顆感覺有...(恕刪)


挑豆的部分,小弟會再加強,西達摩這批蠻漂亮的,我挑的比較鬆懈

黃金曼特寧烘焙好的時候用義式淬取試喝濃縮液,當下我就決定隔個幾天再用法蘭絨濾泡,果然又香口感又好。
法蘭絨注水的時候以不讓咖啡粉出現泡沫為準,滾水慢滴。
用V60手沖這款實在是....很難喝,應該就是大大所提的缺點之一。






Simon.Kuo wrote:
請問有記錄烘焙時間與...(恕刪)


時間有紀錄,大約都是13分鐘接近14分鐘進入一爆,西達摩大約初爆30秒我就下豆沒有進入密集
黃金曼特寧進入一爆密集下豆。
兩款豆的失重率剛好都是14%,沒有紀錄溫度,黃金曼的焦豆比較多。
jen0219 wrote:
拜讀了多位前輩的烘豆...(恕刪)

每種器材豆子都不同


以陶鍋來說,中心線有撐開就不錯了,剖開看不出什麼所以然的

jen0219 wrote:
時間有紀錄,大約都是13分鐘接近14分鐘進入一爆...(恕刪)


我也用陶鍋烘豆,目前的經驗主要是日曬西達摩,我也多在一爆密集前下豆,而失重率達到14%,我認為已無豆心不熟的問題。我也試過二次烘焙,但個人覺得並無明顯差異。
我是用2.8L的陶鍋,豆量100~250克,豆量少是為了烘豆均勻,且個人用量也不大。
我有使用紅外線測溫槍,過程中會不定時量溫度,以利火力調整。
我有刻意拉長焦糖化的時間,所以一爆出現的時間會落在20~30分鐘以上,少見焦豆,不過手會比較痠。

小河彎彎向南流 wrote:
每種器材豆子都不同
...(恕刪)


驚!原來這麼簡單


Simon.Kuo wrote:
我也用陶鍋烘豆,目前...(恕刪)


感謝前輩經驗提供,小弟手痠都不敢喊,嘿嘿
目前針對果香明顯的咖啡豆採2次烘焙,香氣很好,比一次烘焙的更顯著。
20-30分鐘的烘焙小弟也會嘗試看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