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奶泡溫度計量測了熱水在汽缸內的溫度曲線, 整理資料如下, 希望能對大家進行預熱動作會有些許幫助.又, 有Aram的同好, 若對Aram原廠的預熱方式效率不滿意, 可試著以Rossa HC的方式反置預熱, 效果會好很多...
加熱棒測試紀錄:覺得換水預熱有點麻煩, 想使用電湯匙/加熱棒直接在汽缸中進行水的加熱/保溫一般電湯匙放不進去, 訂購了10cm長(5cm發熱)/1cm直徑/100w的加熱棒, 並使用檯燈調光器來進行輸出瓦數調整量測數據如下.感想:1.加熱棒要夠長到可從底部加熱, 不然上下溫差會很大.2.使用100w加熱會非常考驗耐心...HC-P應可換成15cm長(10cm發熱), 200w的加熱棒; 先前選10cm是想要三個咖啡機都能用, 在HC-P上就偏短了...3.金屬+水 整個系統穩定後, 在一定的環境下, 其降溫並不會太快.4.直接使用大瓦數熱水壺努力換水可能會較實在些...Orz另一種簡化預熱(拉高溫度)的可能方法, 是使用CX-25P之類的加壓器材, 直接注入大於100度的熱水, 不過可能會較危險??
Yiyans wrote:直接找個開口大小相似的壺或鍋,用蒸氣加熱...(恕刪) Y大您好:請問在使用蒸汽預熱後, 您還有繼續用汽缸+熱水的方式進行預熱嗎?剛找到EspressoForge資料中顯示, 使用蒸汽預熱的方法在EspressoForge上約可到75度.比較好玩的一點是提到深焙豆不需特別以此方法加熱,或許是其對溫度敏感度較低(酸度較低?)(另一個EspressoForge數據)(這邊是說深焙豆不需預熱)個人在不銹鋼汽缸(Flair/Aram)上的經驗是使用不銹鋼汽缸可較隨便(?)的預熱, 但還是不能不預熱, 不然光是Crema就會Show出慘白的顏色.(可隨便預熱是與黃銅HC-P相較之下,或許是不鏽鋼較不易吸/散熱的原因吧?熱傳導約14.)所以想要輕鬆喝咖啡會用aram, 反置預熱一次90秒後就上工了, 反正它也沒壓力表, 就是比較隨性的拉; 若要認真練習,就會用HC-P照表操課, 認真預熱三次,2bar 10sec, 6~8bar拉完剩下的. 不過還喝不太出來使用 相同豆子/相同刻度, 不同壓力曲線 出杯的區別, 小地方似乎有點不同, 但又說不太出來...
蒸汽預熱完上濾杯,直接倒剛滾的水,就壓了我的操作環境下,用豆腐量夏天最高有到94度冷一點的天氣大概89度到90度清蒸完就不用再用熱水川燙了如果在外面的話通常用滾水預熱,大概要到四次才能接近90度Andre 說75度是他溫度計探針量到的機器外側表面溫度有蒸透的話,沖煮溫度應該很容易就會到90度蒸過頭過熱也偶而會發生不過小機器溫度調得很快,多等個幾秒鐘倒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用蒸氣預熱比較擔心的是外表塑膠材質收到高熱的影響不方便的時候,溫度上不去其實我也不太強求預浸的時間稍微拉長一點點,也可以萃取比較完整有些磨豆機(比如說Monolith)的出粉的容錯率很高如果沒有特別要追求某些味道表現磨豆機搞定後,沖煮的溫度低些會改變一些香氣的呈現,但也不容易搞砸一杯咖啡
家裡只有上掀式的電熱壺, 硬拆蓋後嚐試清蒸.效果如同Y大所說的, 非常的好. 謝謝Y大的建議. : )早上試了幾杯, HC-P蒸熟後加熱水量測, 其會進入穩定態, 在沒保溫材的狀況下, 可拉到92度, 然後以每30秒1.5~2度的速度降溫.心得:1.蒸氣最好能都導引到汽缸內(如同Y大圖片), 若有漏洞則外表也會被蒸氣加熱, 影響後續操作. 又, 蒸氣導引到汽缸內可能得注意其是否有影響原本的散氣孔, 或須找地方洩壓, 以免壓力提升造成危險2.電熱壺若拆蓋可能會影響內部溫測機構, 如圖中Costco買的電熱壺在拆蓋加熱後, 就不會自動斷電了, 使用時也得注意這塊.3.同Y大所述, 蒸氣溫度高, 除小心燙傷外, 另, 非金屬件可能也會因高溫影響其壽命...4.使用蒸氣預熱, 使得整個預熱簡化了許多, 還在試抓清蒸步驟順序, 在HC-P上, 目前操作步驟如下:A.電熱壺先煮沸預備.放置HC-P於頂端 B.手搖磨豆並同時開始加熱, 煮沸蒸氣30秒後關閉. C.填粉時再度加熱, 蒸氣30秒後, 上沖煮架, 反置加水, 量測溫度, 溫度OK(穩定後)就上濾杯開壓... : )
要找剛好的壺比較難我最早是用食品用矽膠墊,切成適合的大小後來乾脆去買一片新的不鏽鋼落水頭的網蓋各種尺寸都有不介意的話可以試試另一個表面過熱的技巧是等水滾就關電,這時候再放上去預熱時間抓一下,出杯步驟順了之後機器個性抓到了,像Forge , Rossa 這類用料很實在,溫降其實很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