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介紹一下這次的LA計畫,這趟的LA旅行其實在今年2月的時候行者們就已經討論要前往LA探險,我們想在開店前,在國外的一些第三波精品咖啡館,學習跟增廣見聞,對之後的咖啡創業累積一點不一樣的能量,而這幾篇的遊記,就是把我們所看到跟學到的跟大家分享,希望你們會喜歡 : )
準備好跟我們一起跑店了嗎?那這趟LA的咖啡旅行就從Bar Nine開始吧!!
Bar Nine所在的地點就在LA著名的塞車東西向,10號公路旁,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在從LA downtown前往著名觀光景點Santa Monica海灘公路上缺乏咖啡因,那Bar Nine會是個好選擇 (旁邊也有Blue Bottle啦)。
景點小補充:
Santa Monica是LA一個著名的海灘觀光景點,LA因為一年四季天氣都很好,所以海岸活動很發達,Santa Monica是離LA最近的一個海灘之一,在這邊也有一個遊樂園跟逛街大道可以讓你花上一整天跟家人在這邊放鬆,但如果你只是想踏踏浪,行者們覺得你可以從曼哈頓海灘往南邊的雷諾東海攤探險~
![分享文 [洛杉磯跑店-1 Bar Nine]](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9/mobile01-bc4e6276335f85b2c1ff7439f82e63cd.jpg)
推開大門後,映入眼裡的是寬廣的空間,前店後廠的空間配置讓整體環境舒適,在美國的咖啡廳,幾乎都會有一塊特定的區域是立飲區。也就是只會有一張長條的吧檯讓你放咖啡,高度站著可以依靠的剛剛好的那種。若要牽扯到咖啡的文化,美國人喝咖啡的習慣可能就等於台灣人購買手搖杯,所以在尖峰時刻的確會有位置不夠多的時候,這時候立飲區就派上用場了,他可以創造出一個介於內用跟外帶的中間環境,讓客人可以稍作休息,喘口氣喝口水,甚至聊聊天以後再上路,我個人還滿喜歡看著人群在立飲區的各種動作的。
![分享文 [洛杉磯跑店-1 Bar Nine]](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9/mobile01-9fb53f24bfe4dcc58bb673e9af147a81.jpg)
在烘豆部分,Bar Nine是使用Probat來進行烘焙,實驗室及儲藏室也都設在後面,且同時為另外五間其他店家提供熟豆,而沖煮設備就是整套的Mod Bar系統,當天喝的是衣索比亞的Batch Brew,是用Chemex搭配Mod Bar沖煮後,倒入保溫壺中,等客人點的時候就直接倒給客人。
![分享文 [洛杉磯跑店-1 Bar Nine]](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9/mobile01-c081e7ececd34e7bde545ba275780d7e.jpg)
老實說喝起來雖然味道不至於難喝,但知道是Batch Brew以後心裡還是會怪怪的,剛好有機會跟Bar Nine的咖啡師聊天,他說在美國因為義式咖啡的沖煮量太大,而萃取濃縮及打奶泡又一定要有人操作機器,所以在Pour over時,為了節省時間及沖出穩定的咖啡他們選擇了用機器沖煮,而Mod Bar的沖煮參數則是每天早上由Barista做調整。
在之前,有許多文章探討到了機器取代咖啡師的時代即將來臨,的確,以穩定性來講,機器絕對勝過人為操作,但風味的呈現,參數的調整都是由咖啡師來決定,而在節省了沖煮的過程後,咖啡師有的是更多的時間能專注的與客戶溝通,因此我認為在短時間內咖啡師還是不太容易被機器取代的。
![分享文 [洛杉磯跑店-1 Bar Nine]](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9/mobile01-e69d61d964bc0d9d9d3f13bbf28029c0.jpg)
Bar Nine / 3515 Helms Ave, Culver City, CA 90232美國 / IG: barninela
查看更多分享文章
咖啡行者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