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大家批得半死,已經對膠囊咖啡有了重新定義,哪天要是這台小白口味喝膩了、或日後有出副廠可相容的環保不銹鋼杯,是不排斥買來用看看(也希望家人能學著自己填),再不行大不了還有其他大廠可以選,起碼老婆對NESPRESSO的外型非常很有愛。
如同盧魚前輩說的,這些都只不過是「過程」走過之後再回頭看,搞不好心境會天差地別。
謝謝各位前輩的指教
內文若有令人不愉快之處 敬請見諒
**********************************
不得不說咖啡是一門大學問,從家裡需求→做功課→詢問店家→各家試喝→到最後敲定選購,腦袋有一股念頭頻頻出現,要將這段歷程寫出來分享給可能和我一樣的鄉民,希望對新手有個基礎參考。字句都是滿滿心得-文長請慎入。
要感謝願意進來咬文嚼字的您,真心感恩,下標題實在不容易、內文已盡量精減又併圖,若只對開箱有興趣可直接跳往重點章節唷!

《一切起源來自我的頑固媽》
從有印象以來老媽喝咖啡至少超過12年,因為前些年她身體不好,總讓我歸咎化學咖啡的影響,這些年從放棄摩卡壺,好一段時間之後開始,從三合一、玻璃罐裝即溶、到前陣子跟著鄰居阿姨團購的耳掛式咖啡,老媽維持每天1杯以上不間斷。在喝耳掛之前我超反對那種化學加工,苦口婆心勸說固執的媽,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戒也戒不掉,還會用盡各種手段始終偷偷買、偷偷藏!最後出現耳掛式就想耳掛再怎麼劣質終究還是純咖啡粉吧?至少不擔心三合一的添加物、和即溶的人工再製。
殊不知鄰居阿姨又改洗腦老媽買膠囊咖啡,為這件事我們起了不小爭執,「摩卡拉比亞」聽都沒聽過、再加上「膠囊」瞬間無法接受,在老婆勸說下,與其抗爭家人不如找有利資料來說服媽,也因如此一腳正式踏進咖啡大門。
《自小敏感體質》
我是沒像媽那樣每天都要來一杯,不喝總覺得怪怪的,我自小胃腸敏感,曾喝過外面超商、點餐隨附、還有越南外勞帶回來的多合一咖啡包,都有偶發性身體不適尤其最明顯是心悸,雖然不嚴重但能明顯感受身體是抗拒的,平時最多就是喝公司全自動機,咖啡對我而言不過是下午提神飲料,可惜老闆娘常拿家裡過期豆來這裡假恩賜,非常沒良心。
↘沒圖沒真相,親身驗證過期不良豆確實會影響身體,為求自保相片背景已處理過。可以看看這篇發文都要7月底了,這禮拜公司又拿過期豆來偽善。

我不是品鑑師也不是杯測師,要品出一堆抽象韻味有些天方夜譚,起碼基本能喝出前後,「香」、「酸」、「澀」、「苦」還有最重要的胃部不適、跟心悸。家裡那幾包耳掛也喝過肚子不舒服、更別說過期豆一不注意喝到心悸,排除久久喝一次的話,讀過文獻我清楚導致人體心悸,是因為不當保存or蓄意….被黴菌汙染而產生的黃麴毒素「Aflatoxin」、還有書上說的「赭麴毒素」Ochratoxin更會造成內臟毒害,所以保存咖啡豆顯得很重要,相信是咖啡基礎常識。
《買全自動機不如買半自動機?》
閱讀不少相關資訊都知道,好的咖啡適度飲用能帶給我們健康,為了家人反而開始思考何不從豆子、到自理成一杯咖啡,盡可能自己把關不就最安心?從手搖手沖到自動機,都認真花時間做功課,若講究一點也明白買全自動機還不如組半自動設備,當時還差點在好市多把傳說中的小飛馬給抱回家。後來請教朋友又了解這種玩家級的境界砸下去要確定很有愛,幾天後冷靜下來明白一件事,我只是純粹要讓家裡喝到健健康康的咖啡,不是為了玩咖啡器材!
《為什麼最後選MOKARABIA摩卡拉比亞?》
最後落定摩卡拉比亞,是因為煮出來的義大利味道。阿姨她老公是兆豐的襄理,因為也是在公司喝了不錯,才從內部員工購物網買回家,讓我比較訝異是,她說反正網路買來,裡面又有多送幾顆可以試喝,不喜歡就隨時退貨啊。
隨後阿姨的轉述是一直繞在義大利咖啡,撇除些我不太認同的觀點之外,她倒是提到自己這麼多年來,喝過最對得起價格又喜歡的味道?當然免不了阿姨熱心招待,試喝後我也妥協一半了,確實有被純義大利咖啡給驚艷到。
摩卡拉比亞的咖啡也有一層表面油脂「Crema」,畢竟是用機器壓力萃取,而口感完完全全感受不到那股令人反感的酸、澀、苦,當下喝的是阿拉比卡膠囊很圓潤很順口!!咖啡也有濃郁的前味香氣,我猜膠囊應該保存很良好、光是撕開包裝靠近鼻子就能聞到咖啡的自然清香,和家裡那批耳掛、雀巢和公司過期爛豆根本沒辦法;摩卡拉比亞咖啡的後味居然還帶出回甘,沒搞錯!膠囊咖啡讓我喝到回甘。
整杯喝完更值得一提是,刻意觀察一兩小時身體未出現不適,只能摸著鼻子認同阿姨推薦的義大利咖啡,起先還以為我媽被人推直銷,其實阿姨也只是咖啡愛好者,單純分享給我媽這種同好。
↘有跟阿姨要了2~3顆廢膠囊,挖開看確定是5號無毒耐熱PP(抱歉鏡頭極限了),也看得出結構簡單不複雜。反到它牌除了全鋁製,其它塑料我還沒找到相關資料?

我們家首先排除掉以下:
1.自動機→這種設備境界,一般小家庭完全不符經濟效益。
2.手沖壺→雖然雅興高,平時趕上班沒那閒情逸致。
3.摩卡壺→同樣等待煮水沸騰,咖啡味容易苦掉也是媽最早放棄的主因。
4.膠囊Dolce Gusto→黑咖啡系列不好喝,入口後的酸苦感無敵明顯。
5.膠囊NESPRESSO→膠囊殼完全鋁製怕怕的、回收率低、咖啡粉含量似乎偏少。
6.人工調味→比較後才確定老媽已經不愛了,我更不可能讓家裡出現這東西。
摩卡拉比亞在台灣標榜「無毒膠囊、不含人工化學添加物」完完全全打中我家訴求,也為了求證這品牌,我從義大利原文官網抓的資料來看、又詳讀History歷史簡介原來MOKARABIA是當地創始1951年的大老牌,代工和市占銷售似乎也不小。據說在義大利當地人喝咖啡就是生活日常一部分,很理所當然,我猜MOKARABIA搞不好有點像台灣的知名手搖飲品牌。

圖片取自義大利官網www.mokarabia.com
《不算開箱的開箱》
確定過台灣代理商是合法登記公司,膠囊口味也電話詢問過客服後面我會提到,跟老婆協商後就這樣PCHOME給它狠狠刷下去,出貨也很快禮拜五下單隔天就收到,剛好六日都在家泡咖啡。原諒我,沒啥營養的收貨開箱就免了,桌巾鋪好~直接略講重點功能:
↘外箱標示長這樣,跟雀巢企鵝機一樣對岸生產。內裏頭有附上10顆膠囊!

↘塑膠感略重,要是比較了喬治克隆尼的NESPRESSO實有落差。

↘這次換我家帶摩卡拉比亞去老姊家,先來張企鵝合體照,高度是企鵝高一些。兩個杯子也都是為了咖啡機在IKEA買的。

↘八十歲幾阿嬤都會的兩步驟(1)放入膠囊、(2)按壓按鍵,左濃縮/右美式。


↘官網說內部設計是膠囊直接被蒸氣壓力沖煮,跟別家刺入再灌水有很大不同,這台較接近半自動機的粉杯沖煮。

↘跟一般機器很不同的兩段式沖煮(雙出水口),先萃取咖啡再放熱水,完全不讓美式有過度萃取的問題。

↘廢膠囊收集槽可以不用經常清倒、前面置杯托盤可調整兩段高度。

↘按照官網說明的壓力沖煮,摩卡拉比亞膠囊蠻像咖啡店Espresso填壓後的「填粉杯/滴濾手把」。

↘膠囊標榜100%義大利製造,用5號無毒PP外殼堅固、半透明內容物含量清晰可見!問過客服說封口是熱壓,非一般黏膠。

↘膠囊整體總重為12g,因為開蓋時咖啡粉有不小心灑漏,確實也保有近乎7g份量,如實標示。

↘背後儲水槽、也實際計秒過等待熱水約20~40秒內,取決待機時間。

↘客服表示雖然機器內部不太需要清洗,卻建議用逆滲透和蒸餾水。然後水箱下面的LED僅裝飾用而已,還以為殺菌LED勒!

↘膠囊回收蠻簡單,我們家是冰箱放到乾燥再挖空回收,一舉兩得。

↘牛奶多多的冰拿鐵在我家沒人不喜歡。


已經喝1個多月了,看著老媽喜歡喝我也開心!整部機器全家評價都很高,歸納這段時間的優點心得:
1.順口好喝還能帶回甘,朋友來訪除了便利、口味上完全不失禮。
2.除了咖啡粉無任何添加物、也真真實實填充7g。
3.喝整整一個月身體無不良反應。
4.膠囊是直接用蒸氣壓力沖煮(非破壞性刺入再灌水),蠻接近半自動機的粉杯煮法。
5.雙出水口,美式分開出水可避免咖啡粉過萃。
6.比較起它牌膠囊外殼硬梆梆,保護性明顯好很多。
7.咖啡有表面豐富的Crema油脂。
8.膠囊無毒耐高溫又可回收的5號聚丙烯。
9.內部近乎免清洗,這點有待時間觀察。
10.實測早上喚醒到熱機40秒,一般等待熱機22秒。
11.廢膠囊收集槽,久久處理一次即可。
12.同樣有10分鐘後自動休眠功能。
13.可自訂沖煮時間。
14.重要結尾就是味道>成本,C/P值確實不低。
《味道大於成本》
身邊朋友同事最常消費的咖啡據點,不外乎就是超商、星巴克,再不然就是麥當勞。能確定一點的是,有喝過家裡這台義大利咖啡的朋友,都讚言味道更勝外面這些販售,再進一步精算成本後,那些PPT說膠囊成本非常貴的鄉民,可能得重新審視這種刻板印象。
以喝到「美味」又天然「沒人工加味」為前提,下面實際舉例,膠囊耗材成本拿家中8分滿300ml馬克杯為例,單算給大家看:
★在家或辦公室「牛奶很多的拿鐵」成本只需$30.4(約$0.12/ml)
瑞穗全脂牛奶1桶1858ml/$160約每$0.08/ml
膠囊每顆成本$16濃縮可煮60ml
(300ml*0.8)-60ml*0.08 = 牛奶$14.4
牛奶$14.4+膠囊$16=1杯高奶量的拿鐵只要$30.4
★「小七中杯拿鐵」8分滿假設不含冰塊360ml售價$45(約$0.15/ml)
★「全家中杯拿鐵」8分滿熱飲12oz/340ml售價$45(約$0.16/ml)
★「麥當勞中杯那堤」8分滿12oz/340ml售價$75(約$0.27/ml)
★「星巴克中杯拿鐵」8分滿350ml售價$105(約$0.37/ml)
證明在家就能喝到等值、甚至大於一般外面的美味咖啡,重點是每杯成本CP值極高,不可否認這台膠囊咖啡機對我家來說,是物超所值不為過。
《沒有十全十美的商品》
優點說完,再來也要點出幾個缺點,但願廠商能在下一代更提升:
1.小品牌在台灣應該才剛代理,網路開箱少得可憐。
2.膠囊口味僅3種,客服表示未來還會再進來。
3.托盤跟收集槽是純白色,日後容易卡咖啡汙垢。
4.機器外觀塑膠感很重,要不是味道妥協不然老婆想衝NESPRESSO。
5.台灣官網似乎沒看到獨售摩卡拉比亞咖啡豆?
*.家裡買牛奶頻率變高原本1周1桶現在1週2桶。我是認真的!當濃郁Bar口味用濃縮、再倒全脂牛奶就知道原來在家也輕鬆能喝到星巴克拿鐵。
老實說,買陌生品牌難免讓人有些信任感缺乏,撇除個人主觀意識、到口味認同一路走來很艱辛,市面上咖啡機從活動免費贈到破萬元、膠囊成本$15~$21也都琳瑯滿目,真的要好好慎選,希望以上分享能縮短你們家挑膠囊咖啡機的時間,祝各位能找到心儀、滿意、又美味的產品,還不費吹灰之力。
最後親身忠告:
(1) 發脾氣前先冷靜想想,家人永遠是最親的血親。
(2) 千萬不要鐵齒,不新鮮或過期豆真的別再喝。
(3) 為了家人健康,務必重視市面上咖啡膠囊的成份與結構。
(4) 再聲明一次口味是主觀的!建議選購任何膠囊機之前務必帶著家人先試試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