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咖啡沖煮的基本觀念

以下為小弟淺見,綜合了我看過的一些咖啡書,希望能給剛接觸咖啡的朋友參考~


在選購適合自己的豆子前,也最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沖煮方式,我相信影響風味的最大的因素,就是你沖煮的方式了!要完整呈現特定的風格,一定有特定的方法,大多數的朋友在家只有一兩種煮咖啡的方式,在這裡稍為分析一下這些你能控制的變因~希望大家更能得心應手!




1.水溫 


在水溫越高時,萃取率就會越高,也就是越濃,水溫的型態有分成加溫的(例如賽風跟摩卡壺),以及降溫的(例如手沖,聰明濾杯,愛樂壓),所以溫度的升降溫跟對比的時間也要注意喔。




2.研磨刻度


磨的越細溶水率越高,但不一定好喝喔,磨粗磨細都要隨時調整,高價的研磨機是因為精度高,所磨出來的粉磨均勻,所以更能穩定的去抓參數(家用歡樂就好),所以我常說準備一台磨豆機有多重要了,沒有鮮磨多可惜啊。




3.沖煮時間及壓力


在不考慮溫度和壓力下,當然時越久越口味越重啊!但在壓力跟時間的變因下就很有趣嘍~譬如在控溫控壓的Espresso機下只要20秒就能萃取出咖啡


,在低溫無壓力的冰滴,則要花上大半天,但兩者是截然不同的風味~




4.反應方式


大至上分成 


過濾(濾紙或濾網)


浸泡(土耳其,賽風)


跟壓力萃取(義式機)


反應方式可以交乘,譬如先泡再濾的聰明濾杯,或是泡濾壓力都有的愛樂壓,都有不同於單純萃取的豐富感。




舉個手沖的例子來說好了,今天我若想喝杯清爽酸香味的咖啡,我會把中淺焙的豆子磨中(砂糖的粗細)用80度的水去沖,3分鐘沖完結束約降溫10多度剛好入口。




反之我若要追求極端濃烈又要成人氣息的焦香,我會用深焙的豆子跟需要用火加熱的賽風或磨卡壺去做高溫萃取。高




總之 


清爽(沒味道)


豐富(太多雜味)


是各有所好的,深焙的豆子也沒可能有淺焙的清新,淺焙的豆子也不會有深焙的厚重,透過手法可以修正,但也還是有限,豆子就像食材一樣,就各有所好了,知道自己喜歡的風格,一起加入咖啡的世界吧!




James 17.7.8
2017-07-10 2:1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咖啡 基本觀念
現在路上咖啡店比便利商店還要多

上街買一杯最實在

silentdv wrote:
以下為小弟淺見,綜...(恕刪)


舌蕾的味覺的確需要訓練,感謝分享......收藏!
meme貓 wrote:
現在路上咖啡店比便利...(恕刪)



我自己有開店我比較不買別人的咖啡了

silentdv wrote:
以下為小弟淺見,綜合...(恕刪)


外行人請問版大:

如果主觀用量化百分比比重,來說明咖啡好喝的重要變因。

下列比重分配大概分配如何:

1.挑選豆子 或是 豆子組合。

2.烘焙方式

3.烘焙後,新鮮度 例如:2天 與 10天

4.沖泡方式

5.沖泡技巧

謝謝!


其實泡咖啡也是一種樂趣呢
如果不趕著上班...
meme貓 wrote:
現在路上咖啡店比便利...(恕刪)
感謝版大, 受益良多. 先佔個位子再慢慢學習.

silentdv wrote:
以下為小弟淺見,綜...(恕刪)
感謝分享。有空閒中的空閒再回來研究。

silentdv wrote:
以下為小弟淺見,綜...(恕刪)


重點是有在喝黑咖啡的才有效, 其他的, 並不會差很多, 當然豆子還是會影響口味的
tw_01 wrote:



外行人請問版大...(恕刪)

你的問題是個人口味問題~
所以我就主觀回答我喜歡的
我喜歡淺焙的手沖
也喜歡深焙的Espresso
賽風我就不喜歡了
或許是我煮的不好
大該醬



1.挑選豆子 或是 豆子組合。
看喜好,但一定要新鮮
2.烘培方式
看喜好 10%
3.烘培後,新鮮度 例如:2天 與 10天 
我覺得深焙兩週,淺焙三週 40%
4.沖泡方式
看焙度 40%
5.沖泡技巧
看口味 10%



我覺得多喝就比得出來了~
希望有回答到你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