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手沖新手問題請益

各位先進大家好,最近剛開始練習手沖遇到了一點問題,想跟各位大大們請教:

豆子是以下兩款,是在同一間店買的,上面的資訊如下:
一、衣索比亞、耶加雪菲、艾瑞嘉莊園、G1
  淺焙、水洗、烘豆日期2017/03/26

二、薩爾瓦多、阿帕內卡火山、巧克力情人
  中焙、水洗、烘豆日期2017/03/28

使用的器具如下:
器具部分:
濾杯:Hario V60 玻璃
濾紙:Kono MD-25
手沖壺:Akira 不鏽鋼細口壺 CDP-450
手搖磨豆機:寶馬 CM-109 (它的轉軸很不穩,所以我用塑鋼土改造過軸的穩定度)

遇到的狀況:
下圖是我沖薩爾瓦多那一款豆子的結果:
16克、粉水比12.5、水溫90度、刻度18,排氣還滿旺盛的。

手沖新手問題請益

我想說結果還可以接受所以用了同樣的參數沖了耶加雪菲,但是豆子排氣現象很不明顯,所以手沖的時候過100ml之後開始塞住。
後來我想為了增加排氣量把刻度調成10、水溫降到84度,然後結果就像下圖一樣悲劇了。

手沖新手問題請益

淤泥多,中途是有一段時間水流滿順暢的,最糟糕的是,悶蒸不會膨脹只會冒泡泡,沖出來的味道很雜,比原本的設定差很多,請問各位大大我想要改進該如何著手
2017-04-13 16:4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新手問題
kh9340519 wrote:
各位先進大家好,最...(恕刪)


淺焙豆子裡的氣體, 本來就比中或深焙少, 沖水時不會膨脹是正常的.

味道雜是因為你磨豆設定的粒度太小, 各種成分本來就很容易溶出, 再加上淤塞流速慢, 浸泡時間久, 等於是超過度萃取, 所以味道雜也是正常的.

先把耶加調回原來的粒度, 同樣用84度沖, 照理來說就不會淤塞很嚴重, 若真的淤塞太嚴重, 就再沖, 累積到你要的咖啡量後就早點移開濾杯, 至少較低水溫過度萃取的機率也較低. 如果覺得口感太薄, 就再慢慢調高水溫, 多試幾次.
Bear no more wrote:
淺焙豆子裡的氣體, ...(恕刪)

謝謝大大的指教:
其實我在原本的粒度跟溫度的微調上已試了6、7次有,我可以接受參數設定也已經有底。
只是每次看豆子排氣這麼少,倒水水流太快又容易導致水份從v60杯壁流掉,所以才在想要如何讓咖啡粉能夠好好貼在杯壁上,那這樣是不是要從手沖的方式做改善?
kh9340519 wrote:
讓咖啡粉能夠好好貼在杯壁上 ...(恕刪)


當然在粒度不會過小的情況下,水流能控制得越小越好。
粉牆均勻只是一個理想型式,不代表這樣就一定會有“你要的”最佳萃取,不用太執著在這個表面功夫上。
悶蒸的水量及時間,也是可以變化實驗的因素
Bear no more wrote:
悶蒸的水量及時間,也...(恕刪)

嗯嗯,受教了,網路上很多文章都提到悶蒸、排氣量等等的,看來不小心被牽走了,謝謝大大指點!
買隻比較堪用的磨豆機吧

電磨手磨看需求選擇

淺焙豆子比較硬 所以細粉太多 導致淹水

這樣口感應該很酸澀吧

磨豆機是最好的投資

鴨嘴獸泰瑞 wrote:
買隻比較堪用的磨豆...(恕刪)

了解,不過對於剛起手而言,就還是先將就一下...
玩久了,"收藏品"自然就會變多了。
大家集思廣益的想一下



會不會


豆子烘焙好的時間


不是標示所述



而是更早之前的時刻呢?
愛泡咖啡、烘咖啡blog.xuite.net/riply20000/twblog

kfl2016 wrote:
大家集思廣益的想一...(恕刪)


不確定因素很多,在確定這種因素之前,是不是要先排除其他可控制因素?
下圖是我在書上翻到的資料



依照書上的說法,水分較慢進入粉粒,猜測可能影響底層吃到水的時間跟漢堡的鬆散度。

所以我改變了一下悶蒸的手法,有別於平常鋪平之後下水,我這次改用事先用手指撥開,使粉貼於杯壁,接著用水珠慢慢由內往外滴開,待全部吃到水之後粉會崩落回平面,悶蒸完成開始沖泡時釋出的泡泡明顯增加許多。

我的想法是:
可能這種品種的豆子除了本身淺焙,加上粉粒型態因素使吃水之後排出的氣量並不多,導致注水時的水分無法充分濕潤較底層的粉粒吧?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