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依舊秉持著 共用器具 善用器具 (其實是沒預算) 的精神

兩年前就買的RF200烘豆機 , 烘了五次後因為太麻煩了所以不烘了
比煮咖啡還要麻煩幾十倍


自己DIY了一些小器具
其實第一張就是最瞎的共用 , 把深蹲&臥推架拿來當成桌腳
調整一下實心護槓桿的高度後直接放上一塊平面木頭就是桌面了
只是下面兩側都要釘上木塊 , 避免遭到不明人士撞擊導致桌面滑動後翻桌(這是我最怕的問題)


最後DIY的風門大小調節擋片 , 後來成為悶蒸用的擋片了

-----------------------------------------------------------------------------
奉勸有在健身跟健力的朋友們 , 尤其是健力 (拼大重量)
只要發現自己的蛋蛋有異狀(腫脹,疼痛) , 趕緊去醫院檢查
有可能是疝氣的前兆 , 不要像我拖了太久 , 結果疝氣囊嚴重沾黏在精索跟蛋囊周邊
我還選擇局部麻醉開刀 , 清醒的狀態下處理了3小時半 , 那種煎熬是非常的痛苦滴
因為在剝除沾黏部位時會伴隨著 腸絞痛 肚子痛 屁眼痛 想拉肚子的感覺
局部麻醉無法麻醉內臟器官 , 一定要全身麻醉才有辦法
----------------------------------------
烘了2公斤的薇薇特南果後又訂購了5公斤的薇薇特南果
因為全程讓抽風漏斗蓋著不想動 (~懶~)
所以都靠時間 / 溫度 / 氣味來判斷烘焙了
還好傻爸的心法超好用 , 最終都靠手沖跟Espresso的味道來調整烘焙過程
直火的樂趣真多 , 因為是搭配紅外線瓦斯爐 , 所以沒有刺激火源的黑點問題
下一台應該會考慮買同品牌的1200吧 , 但是要買全配了 , 因為他的陶磁爐頭整整18cm
我的只有10cm

先練功再說了
----------------------------------------
2017/01/21 新增
脫水時間要8~10分鐘 , 之前用250g可以彌補升溫快速導致的不平均
但是一樣的火力用了200g就變成脫水不足了 , 說烘豆比煮咖啡麻煩10倍一點也不為過
還要能夠喝出差異跟缺點
----------------------------------------
2017/02/01 新增
抽風裝置更新
使用更大的紙箱挖洞 , 整合抽銀皮以及下豆區的管路 , 風門控制閥也改變位置讓操作更順手


挖空的圓蓋剛好當成氣密蓋 , 只有在下豆前的10秒鐘才有移除


銀皮蒐集網改到最末端 , 讓風箱專心抽風 , 不讓密集網影響對流


講真的 , DIY的東西就是便宜很多 , 因為最貴的金屬板都用紙箱取代了



-----------------------------------------------------------------------------
2017/02/12 更新使用狀態
新增電腦持續記錄溫度曲線 , 可離線紀錄 , 也可以連結電腦同步紀錄
回溫點 15:02:05 50度


肯亞aa FAQ 二爆初過30秒 在二爆密集 230度 下豆
房間等同工廠的概念


-----------------------------------------------------------------------------
2017/04/24
抽風設備升級成diy旋風集塵桶(油漆桶改裝)

再也不用天天整理銀皮袋了

瓦斯爐升級成可接桶裝瓦斯的規格
透過轉接頭還是可以先用卡式瓦斯罐
重點是針閥跟微壓錶,讓控火更精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