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大家要如何訓練自己品嘗手沖單品咖啡香的能力

最近開始學著品嘗咖啡
常常看到一杯200元的手沖單品標榜著有花香的,水果香的
但是在熱熱喝的時候都喝不出來
反而放冷之後可以聞到濃濃的焦糖香還有聞到水果醋的酸香味
尤其跟空氣有持續接觸的放冷跟密封起來放冷味道也不一樣,密封起來也聞不太出來
但是冷掉的咖啡喝起來又沒啥感覺~只有感覺到酸或苦味

請問高手們是如何訓練自己品嘗那些花香果香的能力呢?

很好奇杯測師們是怎樣品嘗出那些味道的?
2016-04-12 17:03 發佈

redlane wrote:
最近開始學著品嘗咖啡...(恕刪)


外面咖啡店很多唬人的喔,
花香果香不用訓練,一喝就知道,
因為要把味道沖出來是需要功夫的,外面頂多沖出橙味就不錯了。
去伊通街很貴那間試試,點冰熱雙杯那款。
redlane wrote:
最近開始學著品嘗咖啡...(恕刪)

天生的能力決定了
能訓練的部分不多

hillside wrote:
天生的能力決定了能...(恕刪)


那請問杯測師訓練
上一次課程要5千 一萬的是在訓練什麼?
redlane wrote:
最近開始學著品嘗咖...(恕刪)


redlane wrote:
那請問杯測師訓練上一...(恕刪)


1.這個部分不算是天生
每個人都可以訓練
反而味覺敏感的人是不能執行杯測

2.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味嗅覺
例如:喝到柳橙汁,絕對不會說成檸檬汁
(如果會,請找醫生看看是否有阿茲海默症)
只是平常沒有注意
就一口呼嚕呼嚕喝下去
而『訓練』,就是讓你去注意你喝到的是什麼風味(風味:味覺+嗅覺)
並且嘗試著描述出來

3.對於新手
可以做的是拿三杯不同的咖啡
喝喝看
描述一下哪一杯比較酸?哪一杯比較苦?哪一杯比較甜?
先把酸甜苦的味覺提升起來
而不是一口直接喝下去而不去嚐

如果每次都能喝出來酸甜苦
再來比較每一杯酸甜苦分別的強度

再來,配合香氣,嘗試著品嚐綜合的味道

例如:很明顯的酸,比較類似檸檬的感覺
酸少點,帶一點甜,可能會傾向類似蘋果
多一點酸,就像青蘋果
多一點甜,就像紅蘋果
更多一點甜的香氣,好像是熱帶熟水果,有一點鳳梨感覺
酸低一點,但有一點低沈,但有一點甜,可能像是柳橙
更加低沈,帶一點苦,可能就更像金桔
酸,但甜味很多,比較像桃子
而甜真的很多,就更像水蜜桃
若有上揚香氣,可能像草莓
若酸多了一點,可能更像藍莓....
以上,光『酸』這一項,我就嘗試著描述出那麼多的不同的酸了
其他的甜與苦,也是如此
找生活上會碰得到的味道,利用這些味道,開始具體的描述你喝到的風味
這就是我們杯測師會做的事情

4.當然,還要對喝到的風味作評分
這個部分又要長篇大論了
以後有機會再說

5.課程的價錢你可以搜尋看看
但是可不是五千、一萬而已

6.學這個的好處:
開始更清楚的知道喝到的是什麼
也開始對豆子的烘焙、沖煮有評鑑的能力
也才知道什麼地方要繼續保持,什麼地方要改進
(怎麼保持與改進?這就是萃取課程與烘豆課程要教的東西)

7.外面很多人沒有受過正式且專業的訓練
因此對於杯測往往都有誤解
建議有興趣,且真的想在咖啡這一行業(或興趣)更進一步
真的要好好瞭解杯測

很多人說:學咖啡幹什麼?!能煮出一杯好喝咖啡比較重要
問題是,什麼叫『好喝』咖啡
杯測,就是讓你辨識好喝咖啡的方法
不然,每個人的好喝,無法具體的被描述
就會變成各說各話

8.順便一提:真的想學杯測
請找對的老師
咖啡界的老師真的良莠不齊
無法引導學員喝出來,繳學費就沒用了
要找能引導且喝得出來的老師<----這非常重要

給你參考

ps.這個回文,希望不要又被人說『高高在上』了



mechtec wrote:
ps.這個回文,希望不要又被人說『高高在上』了...(恕刪)

對於新手或有心學習杯測的人,這是很有用的簡介啊
要花去伊通街喝單品咖啡的錢拿去喝好一點的豆子比較實際

Agogo13 wrote:
要花去伊通街喝單品咖...(恕刪)




那我問你什麼是好豆子?
都沒有喝過,也要有個標準吧?外面三流咖啡店那麼多。
感謝Mechtec前輩的解說~ 小弟受教了~~
非常感激~

mechtec wrote:
1.這個部分不算是...(恕刪)
大家會不會懷疑一些什麼神奇香的味道是被加工進去的呢!過去似乎沒聽過咖啡甚麼香跟甚麼香,頂多是甚麼酸...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