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espresso配豆選擇

最近嚐試自己配espresso豆,個人偏好高甜度口感,查閱一些資料大致上都說日曬豆甜度佳,但試了不少日曬豆,烘焙度在二爆初下豆,甜度總是不甚理想!是否烘焙上有什麼訣竅?或是要使用特定產區的豆子,才能充分展現甜味呢?煩請大大們不吝指教.
2016-02-19 21:05 發佈
您是生豆先混好一次烘,還是分開烘成熟豆再照比例混,我建議是分開烘再按照比例混會好一點,然後我也胡亂建議一下:

1. 椰加日曬或者哥倫比亞(不喜酸的少一點)
2. 哥斯大黎加
3. 肯亞AA
4. 微微特南果
5. 曼特寧

就按照這些豆的一般適性去烘(看相同豆的熟豆店家怎麼烘),有主平順的果酸,甜,Body厚實,可利馬漂亮,與尾韻回甘如果都有喝過的話 看要著重什麼再加減比例,要降低成本的話 添加一些巴西聖多士或者祕魯有機都可以(不會搶鋒頭)





hellhayato wrote:
最近嚐試自己配espresso...(恕刪)




加一些花神試試

我沒有機器不能試,不過用耶加+花神,用手衝滿甜的
二爆初太深了吧...應該多數變炭燒味了。可以考慮一爆結束就好...

建議嘗試:日曬西達莫G4(便宜配豆優選,就是自己辛苦點手工挑豆)

肯亞AA、耶加雪夫、雪峰我都有嘗試烘到一爆結束,比較去酸但又不到太深出現炭燒味,相對甜度感就提高了。
(只是嘗試,其實個人比較喜歡淺烘焙花香果酸)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有一陣子 也有在玩blend (混豆)

但是後來 有點太複雜就沒在玩

根據玩家說法 可以先從 50% 非洲類的 ie yirgacheffe 混 50% 東南亞 ie Indonesia Sumatra

然後再開始加其他的地區的豆來 調整

其實二爆初 可能會太深 大概一爆結束 到二爆第一聲之間 (我常常就是聽到二爆第一聲就下豆)

有一個配方我一直滿喜歡 是澳洲的網友調的KJM

60g Peru Ceja de Silva
50g Guatamalan Huehuetenango
80g Ethiopian xxx
60g Indonesion yyy

之後大家都有一些微調
http://coffeesnobs.com.au/blending-room/29809-kjms-house-blend.html

但是後來比較懶 同時有喝 單品和牛奶底 就再也不管blend了~

給你參考一下


建議樓主做做基本工夫


非洲:
衣索比亞:耶加N、耶加W、西達摩
肯亞
中南美洲:
巴拿馬
瓜地馬拉
薩爾瓦多
哥倫比亞
巴西
亞洲:
曼特寧

這些豆子,每一隻都烘到同一焙度
一般來說,大概是一爆後接近二爆或touch二爆
然後每一支喝喝看
把風味描述出來
這會變成你的配豆資料庫
這些就是配豆的基本功

當做完基本功了,我相信你問的問題就不是這樣

配豆是有想法的
別人的烘焙與配豆,都跟你不同
所以就算知道別人怎麼配
自己也不一定配得出好喝的味道
更何況,連烘豆機特性都不同

給你參考
本以為提問已經沉了,想不到還能得到各位前輩們熱心指導,心中不勝感激.

小弟我的做法是每支豆子各別烘焙,皆烘到二爆初,不過我的二爆初指的是touch二爆,從大家的建議看來,焙度是對的.
我想我最大的癥結點在於烘豆資料庫太貧乏!日後會依照mechtec大說的建立自己的資料庫,讓自己的配方有脈絡可尋.

此外想再請教各位前輩,有辦法不用專業儀器,判斷一支豆子的密度及含水率嗎? 這兩項參數對烘焙條件的設定非常重要,但生豆商似乎也不見得有提供資訊,大家都是怎麼判斷呢?


hellhayato wrote:
本以為提問已經沉了,...(恕刪)


呵呵,這是大哉問喔

你提的這個問題,是可以寫一本專書來討論的喔
包含物理與化學變化的瞭解

我這樣問好了

你烘豆時,如何判斷轉化(或有人說脫水)?
算溫度?算時間?還是看顏色、豆相、聞味道?

真正烘豆是看顏色豆相與聞味道來判斷

加上對於這個豆子的產地、儲存時間與方式的瞭解
以及對於生豆的觀察

再加上對於自己烘豆機性能的瞭解
升溫曲線的掌握

這樣算不算回答你的問題?

順便一提
關於義式配方
SCAE專業咖啡師考試的一項要求
就是配出自己的義式配方
並且說出個別配豆在此配方中想要表現的風味
以及對於此配方整體的想法
這對於一位烘豆師是非常重要的

給你參考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