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文縐縐的,還是說「炒」吧喝一杯新鮮的咖啡,投資是沒有上限的,但下限似乎有。一杯雲南省小粒豆,最便宜的咖啡豆鐵鍋里放入重慶山砂,炒中藥專用砂,洗乾淨炒熱,可以視為「預熱」放上咖啡豆,先來個蒸汽spa開始炒各種炒逐漸變色鐵絲網篩掉砂石把豆子倒在花崗岩上冷卻,很快就冷掉了。炒好了。整個過程沒有銀皮亂飛,洗洗沙石,發現銀皮都在裡面了![贊]然後是「研磨」酒盃半杯開水咖啡厚厚的泡泡暖手可暖心第一次發帖,居然突破重圍,成了!請多多包涵。
moriarty1 wrote:章詒和的書里說,康同...(恕刪) 多謝。大大(是不是這樣叫?)真博學。康同碧(1883-1969),小弟真是要叫她一聲「先生」!因為小弟生於1970,不會是有什麼的吧?
兄好歡迎,您哪的啊?純手工,符合我的目標,唯一的敗筆似乎是沖煮(應該是用義式機,如果是用拉霸機,也是值得讚嘆的),如果能全程不插電,就接近完美了!(好不好喝其次,但過程就很有意思)再來,這邊說土法,不見得是貶;褒的成分大些,有手做、DIY精神及古法的意思!已越來越多人認同Unplugged的概念
cloudy3 wrote:兄好 歡迎,您哪的啊...(恕刪) 「松子露酒」的玻璃杯上,0873是雲南省個舊市(靠近越南)的電話區號。這是比較鄉土的產品,想必行銷不廣,因此推斷版大就住在那一帶地方。另外石材大桌面,中式黑布鞋似乎也都是那一帶有錢有閒階級喜歡用的東西。You guys can call me Sherlock.
cloudy3 wrote:兄好 歡迎,您哪的啊...(恕刪) 兄好,回復晚了不好意思,因為小弟是對岸雲南省昆明市的,籍貫是安徽。mobile01在這邊點10次倒有11次打不開。。。咖啡「機」用的是mypressi TWIST v2。(這幾個英文字是複製粘貼過來的,自己打的話怕是要錯一半)您把音樂會的」不插電「用過來真的是絕了,小弟看到這個詞才突然想到,土耳其咖啡壺會不會更適合?土就土啦,沒關係的!味道嘛反正一鍋跟一鍋都不同,慢慢就找到自己喜歡的味道了,至於別人喜不喜歡,小弟就不管了!小弟為什麼把這個發到台灣來,因為台灣人素質高,罵人也是拐著彎,悟性低點還以為被誇獎,哈哈!我喜歡!9bar wrote:烘焙,文縐縐的,還是...(恕刪)
moriarty1 wrote:「松子露酒」的玻璃杯...(恕刪) 小弟在0871。兄真是明察秋毫!早知道我把秋毫換成這個這種杯子,干潔的話,咖啡泡泡非常多!小弟還用朝鮮老井戶碗喝雲南老普洱賞賞日本花兄啊,這邊有錢有閑的人不玩這些的,小弟只是坐在電腦前到處匯款,然後托快遞的福了!布鞋只流行於北京,山東等北方地區,小弟岳母是山東人,鞋子是她老人家做的,納鞋底最費工夫,所以小弟只捨得在家裡穿。洗凈曬乾,鞋子略有縮水時最是舒服!對了,在雲南,這種布鞋叫「壽鞋」,也就是說雲南人火化時才穿,這是小弟不敢穿出門的第二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