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1. 我不懂咖啡,也沒有咖啡上癮症。
2. 文內所有內容,均為拍攝當天,弟弟們邊炒邊教的,如有錯誤,歡迎提出討論,也歡迎指正。
話說2個弟弟都在知名食品公司咖啡課上班,先前有50%以上的城市咖啡豆是出自他倆之手(當然還有其他同事),也因為如此兩人都有嚴重的咖啡需求,已經嚴重到一天不喝咖啡就沒有精神的狀態,大約4年前,為了更提升自己的炒豆能力,特別從台中買了這台大玩具,炒了2~3百鍋,又因搬家的因素中斷自行炒豆約2年,最近家裡空出了後陽台給他,也就重新開始他的炒豆人生~~~
機器2年沒用了,從倉庫搬出來有點髒髒的,不過安裝之前,外觀有擦好了
這是一台4公斤的炒豆機

咖啡豆冷卻區

下豆口

控制面板

排氣煙囪

主缸空氣溫度監視

主缸體與監控

主缸體下豆

爐火區

裝好大約過了1個月,歷經下雨不想炒,清潔廢豆與生豆未購,母親節...等因素,5/18終於重出江湖~~
機器重新開工了,現在正在預熱,下豆前主缸體溫度要先升到下豆溫度

控制面板,升溫中,轉速52.5RPM/MIN

主缸溫度已經170度了,但是仍未到達下豆溫度

此時給火控制也不高


第一鍋的主角,清潔廢豆,畢竟2年未使用,必須先做內部清潔,唯一方法就是炒廢豆,廢豆中有些比較白的,就是不新鮮已脫水的生豆,弟弟有說廢豆大部分是檢驗豆,作為咖啡生豆進檢取樣豆,因為取出不放回,所以又可謂是混豆大集合,實際上炒出來還是很好喝的,不過這一鍋,都變成家裡的除臭、吸濕聖品了

填裝廢豆於待炒區


下豆了,溫度急速下降

雖說是廢豆,但炒豆過程仍需監控,從觀測窗看,取豆確認,每分鐘溫度都需紀錄


一爆了,此時家裡有烤麵包的香氣

二爆熄火~~~~


炒完,下豆

冷卻攪拌

廢豆功成身退~~~~


確認機台清潔完畢後,今天的主角要上場了,瓜地馬拉生豆

新鮮的豆子是帶有點青綠色的

放入待炒區

監控爐溫,準備下豆

這一鍋是200度下豆

一樣急速降溫

迅速調整火力~~

加溫中~~等待一爆

觀察觀察再觀察

炒完下豆

瓜地馬拉第一鍋完成

炒好了,就來試喝吧~~自動磨豆機,因為手沖,所以調整刻度為4.5

細口壺~~此次溫度~~85度C~~~

手沖中~~此時我問了一個白癡問題~~為什麼咖啡粉會膨脹~~
弟弟回答~~因為新鮮,因為有二氧化碳在釋放~~~


我來說一下這第一鍋的口感~~
1. 入口沒有很重的咖啡味~~苦苦的(黑咖啡),大約15秒才沒有苦味~~
2. 接下來的30秒,舌尖一直冒出口水,有一種回甘的感覺
3. 等第二鍋的過程中,我的舌頭一直告訴我,剛剛我有喝了咖啡,大約是有7分鐘之久
個人感覺是"值得細細品嘗"
我弟說口感寫的很爛,要寫入口有淡淡的果酸~~~巴拉巴拉的~~~我會請他自己回文的
第二鍋是朋友獨家代理的咖啡豆,比瓜地馬拉豆小一些些,炒豆過程一樣,就不重複了~~

一樣手沖



第2鍋的口感
1. 入口有很重的咖啡味
2. 香味急速順喉,大約只有5秒
3. 打完收工~~~
這一鍋屬於順口型,很適合我喝,適合配早餐,適合隨時來一口,就入口即化,適合給不喜歡苦咖啡的人
然後又炒了第三鍋,也是瓜地馬拉豆,這一次改沖摩卡壺做拿鐵,我不喜歡喝奶,也就沒有口感推薦了。





感謝收看~~~
寫在後面~~~
咖啡對弟弟來說,不只是一份工作(為公司炒了6年),而變成了一種習慣(在家自己炒來喝),每次見到出門前一定要來一杯,就看到滿足的幸福。
另外,過程中我一直有問弟弟,什麼是好咖啡,他說沒有好咖啡,只有適合你自己的咖啡,有人一磅100元,有人一杯10000元,但真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好咖啡,希望你也能找到理想的好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