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老鼠尾巴完整度與色澤

各位先進大家好
小弟最近在練老鼠尾巴
發現用單人份濾杯藥萃取一杯完整的老鼠尾巴真的很難

我先說我的萃取方式
粉量:8.8g
填壓:約11~13Kg
(為什麼我會如此確定~是因為我用體重計測量我下壓的時候出多少力,如下圖)
老鼠尾巴完整度與色澤

先說顏色~
本來希望可以在25正負5秒的情況萃取30cc
但是常常在約18秒左右老鼠尾巴的顏色已經略顯偏白了
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就沒有辦法繼續萃取下去就停了
這時的CC數差不多在20cc

再說尾巴完整度
這時候我就想說固定上面數據
修改填壓力道為9~10Kg
這時候就很容易在萃取時變成噴水池噴的到處都是

我應該要如何改變手法或方法讓萃取在完整一點呢?
2013-05-04 15:53 發佈
18秒20cc,看來還可以
填壓對Silvia這種機器是重要的
但不會對最終萃取狀態影響太多
你的豆子新鮮嗎?
或許把粉量拉到10克,再視情形調整粉的粗細度試試

mechtec wrote:
18秒20cc,看來...(恕刪)

M大~
我是4/18的豆子!!!
豆子是肯亞AA不是義式配方豆

我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想請教M大一下
關於豆子風味
espresso可以喝出豆子的風味嗎?

如我的豆子是肯亞AA
應該會有果香或向水果茶的味道
但是我現在好像舌頭還沒開光
一直嚐不出何謂果香
唉…
我想想看 wrote:
M大~我是4/18的...(恕刪)


KENYA AA,所以烘焙度?

烘焙是一個大問題
不是說你的KENYA烘焙不好
只是烘焙是一個叫做美拉德(或梅納,Maillard)反應的複雜化學反應
(我在本板另一篇『咖啡豆與二氧化碳的關係』一文中,有粗略解釋)
所以烘焙時,若無法促進此反應快速且完整發生
則二氧化碳無法大量產生
而crema是二氧化碳激烈產生後,將油脂與芳香物質帶出來
產生的一個二氧化碳氣泡、油脂、芳香物質的混合物
若Maillard反應進行的不完整,則二氧化碳少
自然crema就會少
這個不完整的因素很多
例如烘焙溫度的不足、脫水不足、均勻度不夠
(這在烘單品時常見,尤其是淺烘焙、一爆就下豆的烘焙)
或養豆沒做好(促使Maillard反應持續、降低反應速率,並均勻混合CO2與油脂、芳香物質)
............
很多原因都會造成這樣

當然,我不是指你的豆子一定有問題
只是以我的經驗,比較多的單品豆做義式沖煮時會出現這個現象

當然,你也可以按照上面A大的說法,再抓幾次數據試試看

再來,義式沖煮絕對可以煮單品
但你要知道,義式萃取因為以9bar壓力與高溫(約90-95度)熱水萃取
所以會萃取的比較完整

以下面這張圖來表示
(先聲明,萃取比這個說法複雜多了,只是先用簡單的講法說明,不要追根究柢)




假設一顆咖啡粉體如這個球所示
從外到內分為三段,每段都有不同的芳香物質
基本上,溫度愈高、壓力愈大或浸泡愈久,則愈能萃取到內部

以手沖而言,因為大概都以80-85度熱水,無壓力,浸泡時間也不算長
大概都只能萃取到A這一段
這一段靠近外面,與咖啡漿果果肉接觸
所以保留比較多的水果味道(當然、果酸也多)
另外,若是日曬、甚至蜜處理,影響到這一段也是最多
因此,若是手沖,就會有比較明顯的果香味道

而若用賽風,就能萃取到深一點,大概到A的全部、B的一半(當然,也要看沖煮手法)
所以風味會與手沖不同,濃厚的味道稍多,多了一些不同的味道,果酸就相對被掩蓋了一點
而更深的就如同法壓等萃取方式
萃取最完整的就是義式了,大概ABC都有
因此你說嚐不出果香,這是正常的

所以,看了這個說明,你大概可以猜出,若要以義式沖煮單品,嘗試出果香的味道
就必須1.烘焙改變 2.沖煮數據改變

給你參考

mechtec wrote:
KENYA AA,所...(恕刪)


再提供各位判斷crema顏色的參考

這是SweetMaria(一個有名的賣精品生豆商的網頁)裡面的資料
Almighty Crema

先說明,這是以一般的烘焙產生的crema來看
但crema顏色會因為豆種、烘焙度等而有差異
所以只作為參考(但參考性還是很強)

mechtec wrote:
KENYA AA,所...(恕刪)


回應mechtect大的說明
(mechtect這個解釋頓時又讓我茅塞頓開!)

我想到的是:
自己在沖煮espresso的時候,對於同一個豆種,常常會有一個直覺的想法
如果今天想喝比較果酸(明亮)的口感,我會用較低溫(89~90度)去萃取;如果今天是要做拿鐵,不想被奶泡搶走太多味道,會選擇較高溫(92~93度)去萃取出較濃厚的味道
我這個是用"溫度"這個變因去改變萃取的深淺度

我另外想到的是,如果較粗的研磨,粉粒較大顆,在同一萃取溫度下,應該會比細研磨的多點果酸味

但是對於espresso來說,因為粉餅的緊實跟沖煮的水壓有相關(彼此抗衡)
若是以粗研磨想得到果酸味,同時也要加重填壓以免粉餅鬆散導致流速會過快


daffodilhyde wrote:
回應mechtect...(恕刪)


您可以試試看啊.....
再將經驗告訴我們

..............


事實上我自己是實驗過
沒錯,就是如同您的說法

只是,這要看機型
好的機器(義式機與磨豆機)
味道乾淨,比較喝得出那細微的變化
但比較差的機器就不一定喝得出來

另外,我的經驗
好的機器,容錯比較大
調整到較粗的研磨,配合其他數據,還可正常萃取
但等級稍差的機器,其實能調整的研磨粗細度,就那兩、三格而已
過粗、過細,就算如何配合填壓或其他數據調整
可能都無法正確萃取

給你參考
了解了~
感謝M大與D大的說明~
我會再試試看的

PS:我豆子看起來應該算是中培豆(我不是很確定,但咖啡表面有一點點油脂)
我想想看 wrote:
了解了~感謝M大與D...(恕刪)


如果你是用原廠單人份濾杯
可以換掉它
會成功率高很多喔
(基本上用過原廠的人都說難用)
換成LM濾杯 咖啡刻數大約12~13克
我是女生,我也喜歡拍照唷~~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