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 kalita Nice Cut Mill 的各位高手~

原有一台小飛馬600n磨豆機,近日又敗了一台kalita Nice Cut Mill,話說新購入機器質感還算不賴,但是發現到kalita在磨的時候,刻度轉盤震動"明顯"大於小飛馬600n,我機器螺絲確定有鎖緊啊,能否請問板上有瞭解的高手賜教一下,這是正常的嗎?
2013-04-20 16:26 發佈

tom9456 wrote:
原有一台小飛馬600...(恕刪)


正常的
不要擔心
你可以google一下
有人認為是裡面彈簧不夠力
所以拿原子筆的彈簧改裝

我自己感覺....好像差不多耶....
可能嘴巴還不夠刁吧?....

mechtec wrote:
正常的不要擔心你可以...(恕刪)


謝謝mechtec的熱心回答,也上google查詢一下,果然是正常的,哈哈,不過還真特別,因為相對便宜的小飛馬反而沒此種震動現象,可能機器本身重量差異也會有關係吧

再次感謝mechtec的上述解惑喔
tom9456 wrote:
刻度轉盤震動


昨晚很偶然找到這個網頁

如何銅板價改善kalita小型磨豆機刻度盤晃動問題

今天馬上試試看,薄薄一層止洩帶,晃了七年(剛確認了一下,平成25年3月出廠,2013年,我四月入手,所以到今年四月才滿六年)的刻度轉盤不晃了,果然不是那條沒力的彈簧的問題。雖然是內文是改kncg,改knc一樣有效。

有段時間認為是不是刀盤老了(雖然怎麼算家用的量都不可能老這麼快),萃取率一直上不去,改過之後相同手法一下子萃取率往上拉了3%(18多一些些到21), 根本就換了一台磨豆機一樣。

喜歡原廠設定晃晃晃的風味(真的很有個性),還是修正後的風味,要自己去試,有得必有失。

想動手請小心,薄薄一層應該夠了,塑膠件看起來不是很強壯,不要硬來,壞了都不知哪找零件。

we543543 wrote:
昨晚很偶然找到這個...(恕刪)

雖然沒有knc⋯⋯還是感謝分享!
或許以後用的到
we543543 wrote:
昨晚很偶然找到這個...(恕刪)

居然能找到5年前的問題



我在10月份有照恐龍實驗室文章試過(NEXT G)
後來覺得喝不出差異
所以又拆掉止瀉帶裝回去了

他照片後的收藏真的讓我佩服

而且能夠找出改善方案


不過他的棘輪板手的文章蠻有趣
第一次看到內部結構


旁觀者 wrote:
NEXT G


NEXT G本來就比較精密,相同問題的程度微乎其微。knc根本晃得跟跳舞一樣,剛買的大概每個人都會以為自己買到機王。

翻出五年前舊文是因為這種借花獻佛的分享,不好意思開新帖,板內搜尋舊文比較安心

口感差異像不同的磨豆機出杯不談,真的被濃度計上的數據嚇一大跳。推估是超大顆粒(boulders)少了,多數多出來的萃取率由這部分貢獻所得。

旁觀者 wrote:
他照片後的收藏真的讓我佩服

而且能夠找出改善方案


我也是超佩服這種可以找出改善方案的技術人。
we543543 wrote:
昨晚很偶然找到這個...(恕刪)


自己在去年也入手了KNCG,入手前也是有做了一陣子的功課...

忘記在哪邊看到,有一說Kalita刻意不改善轉盤晃動是為了對應淺焙豆...
也的確,在磨淺焙豆時,刻度轉盤是真的晃得比較厲害XDDD
所以本來入手後也打算手工一下,後來也就沒有刻意去修正轉盤晃動。
(其實自己也很不確定,也沒做過科學化的求證)

不過也實在是很佩服一些咖啡前輩的堅持跟精神!!

新米少尉 wrote:
自己在去年也入手了KNCG...(恕刪)


從日本製造業的標準看,這種奇怪的設定被保留下來是很奇怪的事,還沿用到下一代的產品。

從日本傳統咖啡文化看,魅力重於數據,比較能理解knc謎團般的存在。或許當年陰錯陽差從失敗的樣品機中找到美妙之處,然後就這樣商品化。

小心一點操作,這個修正是可逆的,不喜歡恢復原設定就好。
we543543 wrote:
從日本製造業的標準...(恕刪)


自己在日本工業圈待過6年,也的確感受到「是明顯問題,卻沒被修正!?」的情況很奇怪。
所以反而比較坦然接受這是他們「原本的設定」,這樣的看法,因為就算改款也保留下來了。
畢竟以前每年都有許多改善案等著我去跑,就算是客戶感受不出差異的部分,預防作為...

有機會,小弟也會來試試將它鎖牢靠來試試風味的變化。
是說,雖然現在這樣搖搖晃晃,磨出來的豆子風味還真是不賴XDDD
連我那對咖啡沒什麼講究的夫人,都說可以感受出跟原本手搖的明顯差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