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對GEE咖啡機 的使用感想

發現這篇文章 變成很多人怯步的原因

底下我指出一些 當初收到機器時 發現的缺點

GEE的優點也很多 許多網友 已經很豐富的提供 所以我在這邊不重述

以下的看法 也絕對和所有的優點不衝突

有些人嫌不好看 但是我倒不覺得

個人是用其他在澳洲一樣價錢的機器來比較(Sunbeam EM6910)

但是絕對不適用台灣 一是台灣GEE價格好很多 二是 台灣的Rancilio Silvia和Sunbeam EM6910還有其他等級的機器 (Brevile ES800, ES860 ES900)都貴很多

另外我要強調的一點是 台灣這台機器的價格 真的是打死一遍同等級的

但是澳洲和美國的價格 就不是這麼友善

以下是個人的“偏見“

但是認為這些項目改善後 可以成為取代 Rancilio 的機器 進軍國際的好機器





本文

台灣本土咖啡機GEE vs 澳洲 EM6910
為什麼突然會有令一臺咖啡機出現呢?
事情發生在 搬了新的辦公室後 有很大的空間 加上都是跟我老闆的學生一起分辦公室的空間
所以就很想弄一臺二手的到辦公室

想不到第一台買的Breville Ikon 收到後 還在測試 就掛掉了

雖然有退錢 但是也讓我想要買稍微好一點點的咖啡機 至少不要跟我舊的Sunbeam EM6910差太多
eBay逛啊逛啊 突然看到台灣的品牌GEE全新的 竟然是400起標
台灣買也要一萬六台幣 (相當於澳幣伍佰吧)
加上之前買了一臺台灣的磨豆機(楊家900N) 使用上非常滿意
因此對台灣產品深感信心對GEE咖啡機 的使用感想
就姑且標標看得心態 被我給用409給標到(40運費)

就在今天下午收到咖啡機 雖然賣家還說他要幫我試看看正不正常(賣家似乎是個咖啡學院)
晚上打完球後 回到家 就把咖啡機打開


對GEE咖啡機 的使用感想


收到的應該是二代機 雖然在網路上有看到一些評價
但是自己看到了一些缺陷
讓我慢慢說來

1. 熱杯座

對GEE咖啡機 的使用感想EM6910已經有些令人詬病 說 杯子的水 可能會滲入電路板 造成短路
EM6910都已經沒有甚麼孔洞都會滲水
GEE上面竟然是直接就用鐵板鑽六個洞 也沒有凹槽設計
所以如果有水 就是往低處流
螺絲也沒有防水設計的情況下 相信過多的水 會直接流到機身裡

不過其實後來發現 這個問題在ECM Giotto 也是一樣的
Giotto上面的孔洞直接跟機身內部相連 所以沒乾的水 也會流到機身
我打開後 機身中很多水漬

唯一不同的是 Giotto的電路板 有用防水外盒 GEE的直接暴露

對GEE咖啡機 的使用感想

2. 水箱
網路上已經說 水箱從前面設計的方式 加上一根導流管(瀉壓閥)會影響加水
我自己測試的結果~~
除了哪根瀉壓管有點卡住外 水箱裡面的水管 也是令人討厭

很多澳洲便宜的家電咖啡機 都有改善
但是後來發現 很多款 也是類似的設計

也許這邊也有改善的空間

3.蒸汽
如上圖

蒸氣的部分 在舊款有遭網友詬病
我自己的經驗上 也是有很多的 地方要改善

不過三代似乎有明顯的改進 我在這邊就把舊的資訊刪掉 以免誤導網友

對GEE咖啡機 的使用感想


手邊的舊款 已經賣掉
400塊澳幣 在澳洲仍是很搶手

但是必須說 在台灣的價格和其他相比 真的好很多
自己用了教授家的Rancilio Silvia幾次 發覺真的被神話

未來會回台灣 一陣子 仍會考慮買這台 大概也是c/p最高的一臺
雖然我過去的言論 已經激怒 GEE的愛用者 (廠商?)
希望仍有幸 買來用用

2011-09-20 22:09 發佈

colinwen wrote:
在澳洲用比台灣便宜的...(恕刪)


C兄,還記得我嗎?我是建議你買900N的網友
不過您對GEE的意見,不能說不對,因為這本來就是這一代GEE的缺點
不過我個人認為措辭有欠公允
1.GEE的這些問題,在網路上早就被提過。
我不能說您『不爽不要買』,但購買之前應該去瞭解產品,
若看到價錢低就買,買了不合用後才說『失望』
就好像買了AMD的CPU後,罵時脈不如INTEL的一樣
2.GEE的優勢是有一個還可用的PID、(與silvia相比)較大鍋爐
因此在沖煮時有比較高一些的自由度與方便性
鍋爐稍大也相對的代表比較高的溫度穩定性
(雖然材質與設計會不會抵銷這一優勢?)
沖煮時可以達到幾乎與silvia相同的品質
但價錢比silvia少了整整1萬(台灣價格,silvia要價28000)
您花了澳幣409,合台幣12570,更是少了一半
您若一直看著GEE的缺點,當然會覺得它很爛
就像買了一台法拉利,一直去嫌它為什麼不能載東西
但是反過來,看看它的優點(尤其是價格)
你還是會覺得還不錯的
3.您提的蒸汽噴水的問題,在本站討論串都有提到解決辦法(您可搜尋一下)
但若照您說的,已經是蒸汽選項,蒸汽也加熱完畢
轉蒸汽旋鈕後一陣子了,出來還是不是蒸汽,而是噴水
那表示您這台有問題,建議找購買處換貨或維修吧
Hi Mechtec兄
謝謝你之前的建議
我買了900N後 用的很開心

我同意 我的看法可能有點偏頗
可能是期待太大 造成的失望吧
不過 我也不覺得我是雞蛋裡挑骨頭

台灣定價是比Silvia少一萬 那是因為 台灣Silvia定價過高 而GEE是台灣產的 所以台灣價格又比較好
澳洲 Silvia定價是八九百澳幣 GEE當初一代 的定價 也是九百多(9Bar)
是到了後來 有六百澳幣的特價 現在又因為澳洲的咖啡店 可能也覺得不好賣 才用更低的價格賣出(不然 我也不會花六百澳幣買)

M兄提到的法拉利理論 我不能同意 你說的是用跑車載貨 那是不同的需求
就好像 如果我用GEE拿來泡茶煮麵 結果閒水箱或鍋爐太小或是溫度不夠
因為GEE本身就是煮espresso 每次也只要30-60cc
況且GEE的鍋爐500cc其實已經滿大的了

我對於GEE的看法 如果你要用法拉利來比 (水箱部份)
我會說 可能是法拉利 買了以後 開車門 需要右手轉把手 左手按按鈕 然後身體成特殊的角度 才能上車
這些問題 再駕駛沒有上車前 是怎麼看 也不會瞭解其不便

蒸汽部份 我會說 法拉利買了後 冷氣開關跟福特一樣 然後還吹不冷 冷氣方向出口 還不能調整
因為冷氣對車子這個大類來說 應該是很基本的 這麼貴的車(這麼不便宜的GEE)
這些東西不是應該在一開始設計 就處理的好的嗎?
就算工程師沒在用咖啡機 沒在喝咖啡 就算去摹仿外國的 他們大概是拿到台幣兩三千塊的來摹仿吧
(突然心中寧願 出現一臺 Silvia山寨版 可能也比GEE好)

我會說 在澳洲跑去買一臺GEE 除了價格考量外 也是支持台灣國貨(不然我去買大陸的還更便宜)
收到前 我還一直跟身邊朋友說 台灣出的磨豆機跟咖啡機 評價不錯 又不貴
磨豆機確實不錯 今天去學校 大概就不敢跟朋友討論咖啡機的事情了


我在購買這一台前 確實在網路上看了很久的文章
因為澳洲這邊的賣家 賣的是二代 所以我一直”幻想“ 可能很多地方有改善

沒想到收到後 完全跟網路上抱怨的缺點一樣的存在

抱怨的內容大概都是在2008-2009年的使用者說的
賣家說這台是今年的款 我就假設是2011年初
就算他是貨底 日康出口前 至少也稍微把新款套件 加到這台上面吧

水箱前面的設計 也不是不行
我買的Breville Ikon也是這樣 (全新價 大概250-300澳幣)
但是洩壓管 和抽水管 一左一右 真的讓拿水箱 充滿挑戰

畢竟網路上說的 跟自己使用時 遇到的鬱悶是不一樣的

或許真的是心中期待換成GEE是 把我的EM6910升級
現在應該就會把GEE賣掉吧

如果真的賣不掉 就看看 有沒有蒸氣管改裝套件可以買

畢竟那種蒸氣管 和抽水管的外觀 真的和機器本身的設計有點突兀
完全是兩三千塊 咖啡機的質感
上面第一篇 完全就是以外觀跟蒸氣頭 試用的部份
今天早上 在試一次 一樣等到蒸汽圖片顯示OK後 使用
蒸汽頭過一會 很快就出蒸汽 沒有出水了
所以我也不知道 昨天一直出水的狀況 是甚麼原因 我會在繼續觀察

試打奶泡的結果 1升的jug裝一半 (500ml) 大概花了一分半鐘打完
出氣的力道 跟EM6910差不多 但是跟我之前用Silvia比起來
Silvia還是有力多了 我甚至還沒有開到最大

至於GEE機器本身 或許是有很多優點 像是可以數位微調 預浸 材質本身 或許對於espresso coffee本身也有重要的影響
我就可能要兩台機器 同樣的咖啡豆比較 才會知道
這部份可能就之後在提
不過根據coffeesnob上面使用者的表示
他們有些喝不出 預浸和沒預浸的差別
也有的說 預浸的反而不好喝 因為GEE的預浸跟商業機種的預浸 不太一樣(這我就不太懂 可能要去查查)
不過大部份的結論都是 GEE跟同樣價位的比起來 確實失去競爭力
(澳洲定價確實接近 Silvia & EM6910 甚至新的Breville ES900已經掀起熱潮)
或許我不應該 在台灣網站 卻用澳洲定價來比較 但是我也不覺得 如果大家不看看 國外咖啡機的發展
只獨自讚嘆台灣第一台 自行開發 咖啡機 多棒多棒 會有所幫助

也很感謝已經收到廠商代表的回應 表示他們很重視消費者的意見 (劉董 跟 Ewen)
但是看來 改蒸氣頭的部份 我就要自己來了

嗯~產品總不能只說好話
說句缺點就....
有興趣也期待產品能做到價錢品質同一
沒錯 其實我的看法就是在同級產品中 GEE真的要睜大眼睛看看其他家的產品

或許在台灣 因為價格的優勢 可以把Miss Silvia 和 Gaggia Class 去分一下市場
那只是因為台灣 中間 所謂家電用等級的Espresso機 除了跟crap 同名的Krup 有幾台外
手動或是半自動的產品 真的很少
所以看起來GEE確實在台灣有市場

但是我必須說 GEE進澳洲已經兩三年了
很明顯的 價格沒有優勢 外觀或是家電用戶的選擇觀點上 GEE也被排除在外
咖啡機的玩家 也把GEE的缺點看得很清楚
玩家不是繼續把Silvia當神一樣的崇拜 就算轉向 Sunbeam 或是Breville的高階機
如果有錢上到破千澳幣的玩家
大概就是La Povoni, Lelit, Nuova Simonelli, Bezzera,
再來就上Expobar, Giotto, Isomac, Faema等 商業機種的 家用等級

澳洲網路上的討論 GEE 都是缺點比優點多
澳洲玩家也不是白吃 如果GEE真的是 這麼神奇的咖啡機 我就不相信他們不會賣力討論

劉董還特地在網路上討論區一直強調 他們的商業機給7-11多熱銷
還有GEE有多少隱藏的祕密 不為人知
我雖然也只是開始用義式咖啡機沒兩三年 但是我想我買一臺義式咖啡機 應該是想要容易的傳遞出好的咖啡機
而不是要輸入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 等隱藏秘計 才能喝到好咖啡

補充一下
先是 再度讚賞日康對於消費者回應的態度 還有售後服務(網友說的)
我也相信劉董說的商業機種在日本市場和7-11的成功
不過 我真的只是就這台家用機種來和我前一臺 在澳洲同樣價格的機種 作為比較

事實上 千元澳幣以下的雙鍋爐(或類似)的咖啡機種 不多
被當作神一樣的崇拜的Miss Silvia也只是單鍋爐 跟別的相比 只是轉換蒸汽和espresso時 時間非常短(我的經驗大概三秒吧)
Sunbeam EM6910 是一鍋爐(boiler) 兩個加熱塊 (thermal block)和pump 所以是可以同時進行萃取和打奶泡
Breville BES900 是雙鍋爐 但是只有一個加熱塊 另一個打蒸汽的是加強後的鍋爐
(http://www.coffeeguy.com.au/_blog/CoffeeGuy_Blog/post/New_Breville_BES_900/)

GEE只是另外的加熱塊 可以加速蒸汽的準備 但是操作上 也只能一次作一樣 所以跟Gaggia Twin似乎是一樣的設計


繼續做功課的結果
看到coffeegeek上 有Bill Crossland的留言
有在阿黃的BLOG上 看到Bill 有參與這個新改裝的設計

他的關於新的特徵的內容

1 – Commercial size 58mm Portafilter basket
2 – 3 way Brew Valve
3 – PID temperature control
4 – 8mm O.D. Swivel Type Steam wand
5 – 500 mL Stainless steel Brew Boiler
6 – Separate steam block for steam
7 – LCD Display
8 –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pre-infusion
9 – Programmable shot times.

http://coffeegeek.com/forums/espresso/machines/479771?LastView=1286013376&Page=12

很明顯的 除了第四項之外 都是GEE當初 的特色
所以我不是唯一覺得蒸氣頭很cheap的人~~
首要改裝就是蒸氣頭啊~~
只可惜台灣的消費者 還是必須買舊的蒸氣頭~~哎~
今天一大早起來煮咖啡 結果發現GEE根本沒辦法出蒸氣
站上有使用者 有類似的問題 處理方式嗎?
還是就要送修 或是自己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bA81QsJnWk

colinwen wrote:
今天一大早起來煮咖啡...(恕刪)


我買GEE之後照網路上說的方式試了兩次都還是不滿意(有出蒸氣但是很不穩定..忽大忽小)
當下就跟朋友收了一台EUPA TSK-183蒸氣機專司打奶泡

當初會買GEE的著眼點本來就是放在58mm營業用規格+PID+沖煮壓力
事實上同樣的豆子所沖煮的品質,GEE也比之前用一台約一萬元的Breville 800ES好太多太多了

一般單一小鍋爐+加熱塊的蒸氣量、穩定性,應該不容易達到我想要的那種單group營業機種的表現
倒不如用個幾百元撿台便宜的蒸氣機專門打奶泡,又穩定又強啊!!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